高鐵助推延邊高質量發展——記長琿城際鐵路開通十周年
今年是長琿城際鐵路通車十周年。這條被譽為“東北最美高鐵”的線路,不僅重塑了東北地區的交通格局,更為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十年間,它描繪出邊疆城市從交通邊緣邁向繁榮發展的壯麗畫卷。
織密交通網絡,架起高質量發展橋梁
2015年9月20日,全長471公里的長琿城際鐵路全線通車,我州的延吉、琿春、敦化、圖們、安圖等縣(市)邁入高鐵時代,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區域交通瓶頸。此前,我州與長春市、吉林市等核心城市僅靠公路和普通鐵路連接,單程通常就需要6小時以上,且班次稀少,人員往來、物資流通、文化交流等方面頗受限制。長琿城際鐵路通車后,將延邊州納入了沈陽4小時、長春2小時、吉林1小時高鐵圈,有效帶動了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蓬勃發展。
長琿城際鐵路開通前,受運輸時效限制,琿春帝王蟹年銷量有限,且多局限于東北地區;高鐵開通后,鮮活帝王蟹通過“高鐵冷鏈+直達運輸”,4小時內可送達長春、沈陽等省會城市,8小時到達北京等城市。今年1月—8月,通過長琿城際鐵路已運輸帝王蟹近200噸,助力琿春帝王蟹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高鐵讓琿春的發展潛力具象化,我果斷選擇在此投資?!爆q春海鮮深加工企業一位負責人高興地說。長琿城際鐵路開通后,時空壓縮效應凸顯,大大改善了以往因漫長旅途讓投資者卻步的狀況,延邊成為投資熱土。十年間,延吉車務段管內累計發送旅客8700余萬人次,見證了交通便捷化對區域動能的激活。
優化運營模式,實現“公交化”便捷出行
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十年間,長琿城際鐵路不斷優化運營方案,不僅加密了沿線核心城市的班次,確保高頻次列車運行,應對高峰期客流壓力,還逐步拓展了跨區域線路覆蓋范圍,使高鐵網絡輻射面更廣。
長琿城際鐵路列車數量從最初的45趟增至如今的92趟,并新增了白城、太原等方向的跨區域列車,極大便利了沿線居民的旅游出行、探親訪友等活動,提升了居民生活質量,促進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繁榮與文化深度融合。
“以前錯過火車就只能等次日,現在像坐公交一樣,隨時能出發,想去白城看草原、去沈陽訪古城,買張高鐵票當天就能走,出門太方便了?!甭每徒鹋扛锌?。
激活經濟引擎,打造跨區域旅游圈
長琿城際鐵路不僅將沿線琿春、圖們、延吉等地的旅游資源串聯起來,更將原本分散的景點“串珠成鏈”,打造出“黃金旅游線”,還打通了吉林省東部冰雪資源與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冰雪經濟的聯動通道,形成“長白山、延吉、琿春、哈爾濱”冰雪旅游環線模式。
以往游客前往長白山需單獨規劃行程,如今可實現“長春乘高鐵至延吉體驗朝鮮族冰雪民俗,再赴長白山滑雪,轉乘高鐵至哈爾濱觀賞冰雪大世界”的跨省份無縫旅游,有效推動東北冰雪旅游從“單點熱門”向“全域聯動”升級。
今年前8個月,延邊州接待國內游客4727.21萬人次,旅游接待人次增速遠超同期全國地級城市旅游平均增速,成為東北地級城市旅游經濟的標桿。
擦亮服務名片,打造溫暖旅途
為了讓廣大旅客出行更美好,延吉車務段深耕服務品牌建設,依托延吉西站“金達萊之約”、琿春站“石榴花”、敦化站“德之馨”等服務團隊,為旅客提供出行咨詢、重點幫扶、失物查找、旅游攻略推薦等全方位服務。
作為重要窗口的延吉西站,輻射延吉、龍井、和龍三地,其“金達萊之約”民俗溫馨服務團隊整理的“四語服務手冊”“延邊旅游攻略”,詳細標注了熱門景點的高鐵接駁路線、游玩時長及特色體驗,成為旅客出行指南。節假日期間,車站還組織民俗表演、特色美食品鑒等活動,豐富旅客文化體驗。
十年間,延吉車務段管內各高鐵站累計為旅客做好人好事數萬件,幫助找回失物價值40余萬元,收到錦旗500余面、表揚工單5000余件,用實際行動將“東北最美高鐵”打造成中國鐵路的亮麗名片。
“走”過十年,長琿城際鐵路早已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戰略紐帶”。它以速度打破壁壘、以網絡連接機遇,讓“冷資源”迸發“熱活力”,在拉動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持續釋放紅利,為我州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蘭瑛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