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齊奮進 同心共筑中國夢 | 楊泡滿族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 從融合中走來 在研學中傳承
這里能找到熱門古裝劇中的人物原型,這里能尋到一個民族從邊疆山野走向政權中心的痕跡,這里能看到一個民族在發展中兼容并蓄的文化成長……
9月12日,記者跟隨州委宣傳部組織的“‘民族團結齊奮進 同心共筑中國夢’集中調研采訪團”來到琿春市楊泡滿族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通過那里的人物和文物,聆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追溯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

秋日烈陽下的研學中心,溫暖而靜謐,在兩根圖騰柱映襯下的百福圖,紅的古樸厚重;中式廊架、薩其城文化墻、射箭場地與孝賢皇后雕像、中華民族大團結景觀墻等景觀,帶著歷史的深沉有序排列在展館前的廣場上。
“中心廣場共分為八個單元,展館內共分為五個功能區。”據楊泡滿族鄉黨建辦主任朱思睿介紹,該項目廣場面積3461㎡,展館面積810平方米。截至目前,館藏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器物400余件,絕大多數在民間已經絕跡,個別重點文物在官方博物館里也并不多見。

記者在該中心看到,展館內既有渤海國時期的三足鐵鍋、北宋時期的白玉碗、東夏國時期的砝碼、鎏金銅鏡、魚形鍘刀、雙耳扁壺、遼金時期矛、弩、刀、車輨等文物,也有滿族服裝體驗室、射箭體驗區,還能夠觀賞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作品,可以說是集參觀展覽、互動體驗、現場教學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所在。

朱思睿表示,該場館建成后,楊泡滿族鄉黨委、政府全力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路線,通過共同體意識展示館參觀、優秀滿族剪紙賞析、民族游戲體驗、室外射箭拓展訓練等方式,面向省內外各級黨組織、群眾及中小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及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培訓。2023年至今,已承辦全州組織委員培訓班現場教學、全州“千名村書記”培訓,龍井鄉鎮干部現場教學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各團場連隊“兩委”成員等培訓班及企事業單位和中小學生開展的“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黨日活動百余次,累計接納7000余人。隨著研學線路的深入推進,人流不斷聚集,該館現已成為楊泡滿族鄉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前沿陣地和重要載體。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玉敏/文 沈燕/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