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每個人都是振興的“力量”
“過年好啊!”“去年咱們村大地種得不錯,庭院收入也不錯,今年還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啊!”“祝咱們合新村新的一年產業蒸蒸日上,村民家家增收又幸福!”……除夕夜幕剛剛降臨,和龍市龍城鎮合新村的微信群里就熱鬧起來。大家你一條、我一條,有總結報賬的,有分享收獲喜悅的,還有商量新年打算的,農民的語言很樸實,但字里行間卻處處透漏著奔向美好生活的高昂斗志。
“好消息,好消息,目前,放母收犢項目第一批新生小牛長勢良好!”村黨支部書記尹曉斌發布的一條好消息,率先在群里引發熱議。“這是能分紅的節奏啊!”“這么多小牛,秸稈就更不愁銷路了,咱們合新村也形成了產業鏈啦!”“村集體今年能增收了吧?”面對大家的期盼,尹曉斌又發布了一份重磅賬單:“2022年,合新村在龍和牧業有限公司所占的8%股份,預計分紅4萬元。村企聯建的蜂蜜產品及農產品項目預計可獲利12萬元。玉米秸稈離田項目可收入5萬元。再加上其他項目,2022年合新村集體收入有望破50萬元大關。”瞬間,各種各樣的“贊”將這組數據高高“頂”起。
“去年家里養的雞收入好幾千,讓我對增收充滿了信心,今年我要多養點,大吉大利大豐收!”點贊的高潮還未結束,村民馮長利就在群里曬起了決心。“只要村民想干、能干,我們都支持!”駐村第一書記肖井峰立即“舉手表態”:“去年,州應急管理局投入幫扶資金1.8萬元,免費為咱們合新村發放雞、鴨、鵝苗4000多只,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不論是禽肉還是蛋,都成了暢銷貨。這不僅讓咱們實現了增收,也足以證明,只要肯干,那腰包是一定會鼓起來的!”“肖書記,你說得對,我去年喝酒少了,園子種起來了,廣青苞米就賣了不少錢,今年我還干,你得繼續幫我啊!”“現在我做鍋巴已經是高手啦,今年增收就靠它啦!”“不管是蘿卜絲還是蘿卜塊,只要能賣出去,讓我做啥我做啥!”“因為那個抖音,讓我家的大餅一炮而紅,肖書記,今年咱們還得以流量帶銷量啊,這創意就靠你啦!” “沒問題,振興鄉村經濟,這是駐村工作隊的使命,一定盡全力!”
“火車跑得快,雖然得靠車頭帶,但是如果每節車廂都發力,那速度不就更快了嗎!我們每個人都是振興的力量,一起奮斗更有勁!” 村婦女主任郭守青“敲響”催人奮進的戰鼓:前段時間不少村民參加了面點師培訓,過陣子還有家政培訓,大家認真努力學學,多一些手藝就多一條增收門路!”“是啊,還要多學習,去年因為不懂養殖技術,牲畜沒養好,損夫了不少錢,今年我要總結經驗再出發!”……
除夕的夜幕漸漸深沉,在愈來愈密集的鞭炮聲中,新的目標、新的愿景、新的希望還在群里持續“叮咚作響”,并隨著越來越近的新年腳步,逐漸匯聚成一首自強自力的鄉村振興協奏曲,鏗鏘有力地“走”向幸福美好新一年。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