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脊梁”上精雕細刻——記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延邊醫院)脊柱外科(骨科二)主任醫師、教授元虎
他心懷患者,凡對患者有益之事,無論艱難險阻,皆義無反顧;他鉆研專業知識,積極探索,脊柱外科醫療技術屢獲新突破;他以手術刀為“畫筆”,在患者的脊柱上“精雕細刻”,為眾多患者解除病痛。他就是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延邊醫院)脊柱外科(骨科二)主任醫師、教授元虎。
元虎選擇從醫,源于從小對醫生這份職業的敬仰,他認為醫生是救死扶傷、給予希望的崇高職業。1987年,大學畢業的元虎來到延邊醫院骨科工作。初入職場,他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常向前輩請教,不斷磨礪提升自己的醫療技術與臨床能力,很快便成為科室的業務骨干。
元虎常說:“醫生是一門技術活,要想更好地解決臨床實踐中的各種難題,就必須不斷學習和進步。”為精進技術,他利用業余時間潛心鉆研業務,多次前往國外研修,并攻讀了博士學位。2004年學成歸國后,元虎在延邊醫院率先開展了胸椎前路切開病灶消除植骨融合術、寰樞椎側塊螺釘內固定術等一系列新技術和高難度手術,填補了延邊州多項技術空白。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微創技術日益重要,元虎與時俱進,先后開展椎間盤加壓注射、椎間孔鏡技術等微創技術,推動延邊醫院骨科微創技術不斷邁上新臺階,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
2023年7月,黑龍江省的張女士一家自駕來延邊旅游,途中遭遇車禍,張女士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被送往延邊醫院救治。“患者當時情況危急,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導致下肢麻木、二便失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脊髓損傷,導致不可逆轉的癱瘓,手術難度很大。”元虎回憶道。面對困難,元虎迎難而上,一邊安撫患者及家屬情緒,一邊制定完善的治療方案。經過周密準備,他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前路減壓鈦網支撐固定術+前路釘棒融合術。術后,經過一段時間康復治療,張女士恢復如初,能夠正常站立行走。“感謝元虎教授讓我重獲新生。”出院時,張女士感激地說。
元虎時常告誡科室的年輕醫生:“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為方便患者隨時聯系,線上線下指導患者康復治療,他經常主動與患者或其家屬互加微信好友,并表示自己手機24小時開機,實時在線為患者解答疑問,提高患者對脊柱疾病的認識。這些暖心之舉,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元虎也多次收到患者的感謝信和錦旗。
從醫30多年來,元虎沒有在鮮花和掌聲中止步不前,而是對技術孜孜求索,對醫德堅守不移,默默守護著廣大患者的脊柱健康。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秦 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