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記丨從中國走向世界,魯班工坊架起職教“連心橋”
魯班,憑借非凡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創造出諸多令人驚嘆的發明與創造,成為中國古代工匠的杰出代表。如今,以其名字命名的魯班工坊,如同一座座燈塔,承載著大國工匠精神與先進職教理念,將知識與技能的光亮傳播到世界各地,助力多國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學生們在魯班工坊內聽老師講解。新華社記者 鄭開君攝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的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一座洋溢著現代化氣息的白色建筑格外醒目,這便是中亞地區首家魯班工坊。塔吉克斯坦工坊以城市熱能應用技術和工程測量技術為共建專業,自啟用以來,為當地教育注入新活力。據悉,工坊內部配備了數字水準儀、智能全站儀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接收機等先進測繪設備,為教學和實踐提供了堅實的硬件支持,一改往日測繪周期漫長的難題,有效賦能人才培養。
《俄羅斯報》高度關注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據報道,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工程測繪教研室主任烏馬爾忠?托沙耶夫深有感觸地說,“現代化建設的難題的解決離不開精準的數據分析。沒有正確透徹的數據分析,就不可能建造出高質量的建筑。幸運的是,現在我們的魯班工坊配備了所有現代化設備。”學生們對這些先進設備也贊不絕口,紛紛表示,“這些設備的精確度令人驚嘆,數據分析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以往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一天內就能獲取結果。”
據了解,自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成立以來,已有超過1500名中亞地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此接受了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操培訓。《俄羅斯報》注意到,加速工業化發展是塔吉克斯坦的戰略目標之一,中國正在制定各類培養計劃,助力塔吉克斯坦培養工業化人才。此外,Asia Education Review網站也指出,魯班工坊為塔吉克斯坦克服技能型人才短缺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其提供的工程、建筑、供水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專業課程,契合當地經濟和工業增長的需求。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采訪時表示,“魯班工坊作為職業教育的一種方式,通過相關職業技能培訓,不僅能夠解決中國海外項目建設過程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還可以促進當地居民就業。”
在非洲吉布提,亞吉鐵路線上一趟趟飛馳而過的列車不僅運載著各類貨物,更為當地青年帶去夢想和希望。伴隨著亞吉鐵路的通車,當地對鐵路技術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2019年,由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天津第一商業學校、吉布提工商學校及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建的吉布提魯班工坊應運而生,在吉布提工商學校正式揭牌運行,填補了該國鐵道類相關專業的空白。
吉布提青年奧斯曼從小就生活在鐵路旁,年幼時期就在心底種下了“鐵路夢”。魯班工坊的出現讓他的夢想照進現實。“當知道我們國家也有了鐵道專業時,我感覺就像做夢一樣。”如今已入職亞吉鐵路運營管理團隊、成為一名工程師的奧斯曼開心地說,“我的夢想成真了!”
自吉布提首家魯班工坊成立以來,肯尼亞、科特迪瓦、馬達加斯加、加納等國也相繼設立魯班工坊。截至目前,中國已在非洲建成十余家魯班工坊,助力許多青年實現職業夢想。肯尼亞Capital News網站報道稱,非洲大部分地區亟需提升年輕人的技術與技能,但基礎設施落后、培訓師資不足、行業參與有限以及研究投入不夠等現實挑戰,持續制約非洲職業培訓的發展,“中國魯班工坊的出現有效破解了這些難題”。
如今,魯班工坊影響力不斷拓展,正在持續點亮全球各大洲版圖。據悉,今年4月,美洲第一家魯班工坊正加速在尼加拉瓜落地,將幫助和支持尼加拉瓜提升當地青年人的技術技能,助力尼加拉瓜政府提出的“減貧計劃”實施,同時服務當地中資企業發展,為促進中尼文化經貿交流作出貢獻。
“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魯班工坊作為中國奉獻給世界的職業教育方案,具有獨特價值與意義。”儲朝暉表示,“針對魯班工坊未來發展,我們需全面認識其基本特征、發展動力及所需條件等,有關各方應充分發揮創造力,整合利用各類資源,提高效能,推動魯班工坊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