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聚合力 融合賦能譜新篇——州人民檢察院以“黨建+”模式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州人民檢察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黨的建設作為檢察事業創新發展的“根”與“魂”,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模式,通過強化政治引領、鍛造過硬隊伍、深化業務融合,不斷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推動檢察工作提質增效的強大動力,交出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的精彩答卷。
立根鑄魂 以政治建設把穩思想之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州人民檢察院始終將政治建設置于首位,構建起“黨組領學鑄忠誠、支部研學強本領、黨員踐學促擔當”的“三學聯動”機制,打造了“青學社”“知行讀書社”“青檢沙龍”等理論學習品牌矩陣。通過各黨支部與基層院黨組織開展聯學聯建、參觀踐學等活動20余次,有效推動政治引領力和組織戰斗力同步提升,為法律監督工作筑牢堅實的思想根基。
在錘煉政治忠誠方面,州人民檢察院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領導班子帶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深入查擺政治能力、擔當精神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帶動全院干警對標整改。同時,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11場次,覆蓋500余人次,持續鍛造“立得正、站得穩、扛得住”的檢察鐵軍。
立足延邊革命老區豐富的紅色資源優勢,州人民檢察院創新打造“行走的課堂”,組織干警前往延吉太興紅色小鎮、琿春大荒溝黨史教育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沉浸式學習7次,讓干警在追尋紅色足跡中鑄就檢察之魂,在感悟紅色精神中激發履職擔當的熱情。
育才聚智 以人才建設激活發展之源
事業興衰,關鍵在人。州人民檢察院聚焦人才培育全鏈條,出臺《業務標兵培養十項措施》,建立了包含15人的重點培養對象人才庫,并在疑難案件辦理、課題研究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深入實施“青藍計劃”,通過該計劃結成35組實踐幫帶對子,以案件研討、技能比武等方式加速青年干警成長。
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州人民檢察院創新“實踐礪才+精準育苗”機制,選派有發展潛力的干警參與重大案件辦理、掃黑除惡、鄉村振興等重點任務,同步完善潛力人才成長檔案,優化培養路徑。此外,組建27個“分管領導+業務骨干+青年干警”專業化辦案團隊,通過跨團隊互評、標桿培育等舉措,實現“培養一個、帶動一批”的輻射效應。
融合互促 以機制創新釋放業務之效
如何破解黨建與業務“兩張皮”難題?州人民檢察院以機制融合為突破口,創新建立“黨組點題清單、支部領辦清單、黨員攻堅清單”三級責任傳導機制,扎實推進服務發展、護航鑄牢、法潤民生、守護生態、捍衛安全等五項行動,培育出“向楓行”“圖們江畔檢察藍”“同心鑄檢石榴紅”“青衿法韻”等一批特色品牌,讓黨建與業務同向發力、相互促進。
在提升法律監督質效方面,州人民檢察院構建“州院領導定點聯系、支部結對指導”的工作格局,圍繞機制創新、案例培育等為基層院“把脈開方”。自2024年以來,5個基層院的22起案件獲最高人民檢察院或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推廣,實現了“小院也有大作為”。
司法為民是檢察工作的根本宗旨。州人民檢察院深化“黨建+食品安全治理”,通過“明廚亮灶”主題黨日活動發現4名涉食品犯罪違規從業者;聯合法院、婦聯成立“巾幗紅”黨建聯盟,建立維權綠色通道;創新“黨員包案+多元救助”機制,辦理司法救助案件52件,發放救助金58.8萬元,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檢察的溫度。
從思想鑄魂到人才強基,從機制創新到為民實踐,州人民檢察院以“黨建+”模式為新時代檢察工作寫下生動注腳,今后將繼續以高質量黨建領航,為延邊高質量發展貢獻更為堅實的檢察力量。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