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專家入地頭 深松作業質量高
連日來,州農業機械管理技術總站組織的技術人員廣泛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農民苗期深松作業,為提升耕地質量、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按下“加速鍵”。
6月18日,驕陽似火。在敦化市聯益農副產品供銷專業合作聯社的農田里,馬達轟鳴,深松機來回穿梭,將苗壟間的土壤耕松。州農業機械管理技術人員抓起一把松軟的泥土仔細查看后點點頭:“這樣深松以后,才能為作物根系生長創造更好的條件。”看著一望無際的玉米地,該合作聯社理事長趙顯清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興奮地向記者介紹:“目前種植土地305公頃,其中玉米145公頃、大豆160公頃。農機專家現場指導我們深松作業,讓土地更‘健康’,今年豐收更有盼頭!”
“ 苗期深松需嚴格把控作業時間,應在農作物幼苗長出3-5片真葉時開展,避免過早損傷幼根或過晚影響作物生長發育。同時,需關注天氣狀況,選擇土壤墑情適宜時作業,一般土壤含水量在18%-22%為宜,過干易造成土壤揚塵、硬塊增多,過濕則易導致土壤板結、作業阻力增大。還要根據不同作物和土壤條件確定深松深度。通常情況下,玉米等根系發達作物,深松深度宜控制在2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層,為根系生長創造空間。” 州農業機械管理技術總站站長楊占鋒一邊指導農機作業,一邊向記者詳細介紹今年深松作業的推進情況。他說,自年初以來,我州多舉措推動深松整地作業落地見效,通過積極宣傳、現場演示、舉辦深松技術培訓班等方式,讓2200多名農民掌握了深松技術要點,并依托農機大戶、有實力的經營主體,實現了集中連片、整村推進模式作業。同時,今年我州還爭取到15.1萬畝深松作業補貼面積,每畝補助不超過25元,采取“先作業后補助、先公示后兌現”的方式發放。
“科技為深松作業裝上了‘智慧大腦’。”楊占鋒表示。截至目前,全州538臺深松作業遠程電子監測終端設備投入使用。這些設備借助衛星定位、無線通訊技術,對作業過程、面積、深度實時精準監測,極大地提升了作業效率。 截至6月17日,全州已完成1.69萬畝苗期深松作業。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牛澤剛/文 姜乃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