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圖縣開展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傳藝傳薪火 入景入人心
6月13日,安圖縣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在松江鎮松花村舉辦,讓各族村民和游客在家門口、在旅程中盡享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和非遺保護成果。
活動現場,現代元素與傳統藝術交融的非遺主題文藝演出拉開了活動序幕。電子音效與長鼓節拍碰撞出奇妙的火花,隨著朝鮮族背架舞、假面舞、象帽舞等傳統舞蹈表演的演員們足尖起落,曼舞的裙擺在清風中綻放如花……一場極具藝術感染力的非遺視聽盛宴讓各族群眾唱在一起、跳在一起、笑在一起,定格出一幕幕其樂融融、不分彼此的動人畫面。吶喊聲、加油助威聲從不遠處浪涌而來。只見現場觀眾自成兩隊,興致高漲地投入到“朝鮮族拔草龍”的激烈比拼中,鉚足勁頭,你進我退、互不相讓,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多個展區。在傳統工藝作品展區,“安圖隋氏鐵制品制作技藝”“長白山湯氏剪紙”“朝鮮族假面舞面具制作技藝”等非遺傳承人的現場講解、親身示范,讓觀眾們近距離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傳統飲食展銷區,打糕、米腸、辣白菜等朝鮮族美食不斷飄香,引得游客爭相品嘗;民俗游戲體驗區,尤茨、投壺等民俗游戲讓游客們躍躍欲試,樂而忘返;非遺圖片展區則通過100余張圖片,生動再現當地各類傳統藝術表演場景和代表性傳統工藝品,彰顯出安圖深厚的文化底蘊……“今天真是大飽眼福、大開眼界,這種深度、極致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太棒了,玩得非常過癮!” 游客孫先生對當日的沉浸式體驗夸贊不已。
當長鼓聲在景區回蕩不息,當象帽的彩綢拂過面頰,當一件件非遺文創產品令人愛不釋手,安圖縣的非遺傳承密碼不言自明,非遺文化從博物館展柜走入現實煙火、心靈深處,在各族群眾的日常生活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