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市梨園街道巧借“小電驢”,將基層治理觸角延伸至各個角落——騎手變身“移動網格員” 拉動基層治理“再升級”
今年以來,龍井市梨園街道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吸納外賣、快遞騎手這一新就業群體進社區、入網格,傳遞社情民意、開展志愿服務,打造“流動網格員”隊伍,讓他們成為城市治理中的“新”力量,提升基層治理質效。
黨建領航聚合力,讓“流動群體”成為“治理主力”。梨園街道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梨小二”暖心驛站,為外賣、快遞騎手打造歇腳、補充能量的公共服務設施,同時推出技能培訓、法律援助、便民義診等服務,搭建新就業群體融入社區治理的微陣地,鼓勵他們利用自身職業優勢和特點,參與服務群眾生活、助力城市發展等工作,成為基層治理的“移動探頭”。目前,驛站累計服務新就業群體150余人次,吸納20余名騎手擔任“流動網格員”。
平臺賦能提效力,讓“指尖數據”驅動“治理升級”。梨園街道聚焦“移動網格員”走街串巷的“前哨作用”,在“梨小二”智慧治理服務平臺“您‘碼’上說,我馬上辦”功能模塊開通“問題反饋直達通道”,引導騎手以“隨手拍”的方式,將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反饋上報,“梨小二”平臺工作人員接單受理,排除問題隱患,形成“一鍵反饋-實時跟蹤-快速處理”的閉環管理,讓民生訴求渠道更暢通。截至目前,騎手累計收集社情民意50余條、發現安全隱患10余處、提供上門代辦200余次、參與社區志愿服務10余次。
機制創新增活力,讓“道德積分”激發“持久動力”。為激發騎手參與基層治理工作熱情,梨園街道創新“道德銀行”積分獎勵機制,將防汛巡查、文明宣傳等服務納入積分范疇。騎手可通過參與服務獲得積分,在“道德銀行”兌換生活用品,提升他們的歸屬感、獲得感。同時,組建了“小電驢宣講團”,邀請優秀騎手在街道社區講述“送餐路上的治理故事”,推動新就業群體從“服務受益者”向“治理參與者”的轉變。到目前,騎手兌換物資10余份,開展“移動宣講”20余次。
如今,在梨園街道,越來越多的“小電驢”正成為基層治理的“生力軍”,跑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加速度”。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