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延邊新聞 > 經濟 > 我省積極推進“藏糧于林”,全省林下經濟利用林地五百萬公頃,林草總產值突破兩千億元——看吉林如何筑牢“森林糧庫”

我省積極推進“藏糧于林”,全省林下經濟利用林地五百萬公頃,林草總產值突破兩千億元——看吉林如何筑牢“森林糧庫”

2025-06-16 09:26:56來源:延邊新聞網

汪清縣木耳大棚內,春耳采摘正在忙碌進行。汪清黑木耳以每年6.5億袋栽培量、34億元產值,將“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的金字招牌嵌入長白山麓。

“小木耳大產業”的振興樣本,既守護了88.79%的森林覆蓋率,又將山林饋贈轉化為生態財富,成為吉林林下經濟“點綠成金”的生動注腳。

這不是簡單的“以林代糧”,而是一場關于食物的認知革命。當中央一號文件首次錨定“森林糧庫”新方向,“大食物觀”如何在山林間打開新維度?如何讓森林成為糧食安全的“綠色新陣地”?且看吉林的實踐作答——

破題之問:森林如何變“糧庫”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發展森林食品,豐富‘森林糧庫’”,這一頂層設計的背后,是國家糧食安全思路從“傳統糧食觀”到“多元食物供給”的深層次變革。

吉林如何將“森林糧庫”藍圖變為現實?

在吉林林業產業的規劃圖上,“東中西三大布局”給出清晰路徑:東部以紅松、林下參構建“立體糧倉”,中部以梅花鹿養殖、榛子等特色經濟林激活“特色糧倉”,西部以沙棘、飼草打造“生態糧倉”。截至2024年,全省林下經濟利用林地500萬公頃,全省林草總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實現同比增長32%——這些數字,正是對“森林糧庫”最直觀的回應。

專家指出,這種差異化布局,使全省林地綜合利用率從32%提升至68%,實現了“增綠”與“增收”的雙向奔赴。

如果說東中西部的差異化產業布局是吉林挖掘森林資源價值的“先手棋”,那么“吉祥森林四庫”建設則是重塑全域資源協同發展格局的“動力源”。

我省以“吉祥森林四庫”為創新載體的林業布局頗具戰略眼光:錨定“蓄水于山、藏糧于林、搖錢于樹、固碳于木”四大功能打造示范省,既筑牢生態屏障又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將資源培育、科技賦能與碳匯價值等多維度發展一體謀劃,展現出林業現代化建設中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的前瞻思維。

省林草部門從快速完成《“吉祥森林四庫”建設實施方案》起草到對接國家相關部門完善頂層設計,高效銜接戰略部署;將全面啟動四庫建設列為年度重點任務,通過實施十大工程系統推進種苗、種質、科技、監測四大庫系協同發展,讓藍圖規劃正式轉入全面實施,體現出林業建設從單一功能向綜合體系的躍升。

專家評價,這一戰略將森林資源轉化為糧食安全的重要備份、綠色發展的經濟動能和“雙碳”目標的生態支撐,開創了“向森林要綜合效益”的國家戰略落地新路徑,為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的“吉林解法”。

解題之策:制度與科技的雙重賦能

如何讓882萬余公頃林地既守得住綠、又生得出金?

在“大食物觀”的時代命題下,吉林正上演一場重構山林價值的綠色革命——以制度創新、科技突破與生態價值轉化為支點,勾勒“森林糧庫”的多元發展路徑。

在輝南縣,每280公頃林地就有一個“數字管家”——13.38萬公頃山林細分為483個智能網格,護林員通過定位打卡、問題“一鍵上傳”,使森林火災預警時間縮短至15分鐘,違規放牧事件下降60%。

更深刻的變革在于生產關系的重塑。全縣成立28個林業合作社,流轉5萬畝林地發展林下經濟,廣大林農年收入普遍提升3倍以上。這種“生態責任與經濟收益綁定”的制度設計,讓各類經營主體在生態保護中找到利益契合點。

制度盤活生產關系,而科技則能激活生產力。在長白林海,一場林業產業的“科技革命”正在悄然發生。

每棵人參植入區塊鏈溯源系統,從播種坐標到采挖視頻全程記錄,使優質參溢價率達30%;全省林草科研單位和涉林院校“十四五”期間創新取得50余項實用技術成果,構建起山林科技矩陣——紅松嫁接技術讓結實周期從20年縮短至5年;人參智能防寒技術實現越冬成活率大幅提升;無人機飛防使病蟲害防治效率提升10倍。

制度是基石,科技是引擎。這場始于林海的變革,破解了“保護與開發”的傳統矛盾,探索出“不與糧爭地、善向林要糧”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森林糧庫”建設提供了兼具生態效益與糧食安全的解題之策。

辯證之思:發展中的“成長煩惱”

盡管林下經濟產值突破千億,吉林仍面臨“成長煩惱”。

產業鏈短、附加值低,是制約林下經濟升級的關鍵瓶頸。在全省,多數產業停留在原料供應階段,產業鏈延伸與附加值提升空間顯著。品牌建設上,吉林豐富的林特產品雖擁有優質資源,但品牌溢價能力不足,市場競爭力有待加強。

品牌弱勢與產業鏈短,本質是發展階段的必然挑戰。當林下經濟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需要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市場思維的革新。森林食品要想“出圈”,必須跨過“有產品無品牌、有品質無溢價”的坎兒。

面對挑戰,吉林正以系統思維推進破局。針對產業鏈短板,聚焦紅松、林下參、黑木耳等主導產業,通過政策扶持引導企業向深加工領域延伸。在品牌建設上,吉林強化地理標志保護與區域品牌整合,依托“長白山人參”等公用品牌開展國際推介,并引入設計團隊升級產品包裝,推動森林食品從“田間地頭”向“高端市場”跨越。

人才資本是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第一推動力。我省通過“訂單式”培養計劃,破解基層林業專業人才斷層的制度性困境。2024年,首批42名定向林學人才充實基層,這種以人才鏈撬動產業鏈、守護生態鏈的創新實踐,不僅為吉林林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持續支撐,也為“森林糧庫”建設注入結構性活力。

吉林筑牢“森林糧庫”的探索步履未停。連續兩屆“京東·吉林林下經濟節”累計帶動銷售額破千萬,300余家企業借勢破圈,這不僅是產銷數據的躍升,更是山林資源通過電商實現價值重構的關鍵一躍,為林草產業市場化轉型與“吉字號”品牌破局錨定了市場化新坐標。

作為全國首個與京東全面合作的省級林草主管部門,這場由省林草局與京東聯手的經濟節,真正價值在于為全國林區提供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吉林方案——當京東的數字基建與吉林的森林資源深度融合,讓“森林糧庫”從概念變為可量化的銷售額,更探索出一條“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市場化路徑。

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東友指出,與京東集團合作意義非凡。這一合作搭建起高規格宣傳推介平臺,使深藏山林的吉林林特產品及品牌,能以高效率、高質量姿態走進全國市場,為深入踐行“大食物觀”、全面打造吉林“森林糧庫”增添了新引擎。

吉林日報記者 陳沫

來源:延邊新聞網
初審:
齊艷紅
復審:
李思文
終審:
王軍
 
掃描二維碼分享朋友圈
版權信息:如需轉載,請您必須注明信息來源《延邊新聞網》
  • 點擊量排行
  • 時政
  • 經濟
  • 社會
  • 國內

延邊新聞網舉報電話: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號 郵編:133000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22120180019
吉ICP備09000490號-3吉公網安備 22240102000346號
? 2007- 延邊新聞網 版權所有

微信公眾號
延邊網

延邊新聞網
手機端

新浪微博
延邊新聞網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號

郵編:133000

電話:0433-2518770

郵箱:2381244096@qq.com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AV久久66|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大bbwbbwbbw|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免精品费网站 |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亚洲永久精品ww47|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