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百歲老人撰寫百年風雨人生
在琿春市一間整潔的居室里,102歲的孟憲媛老人用滿是皺紋的雙手不停地摩挲著手中的書。這本名為《風雨人生》的書是老人的“寶貝”,是她從74歲開始,用了20余年的光陰一字一句撰寫而成。全書以回憶錄的形式講述了家族幾代人在不同時期,以各自的方式為地方建設作貢獻的真實故事。
孟憲媛的家族為五代教育世家,她繼承祖業,攜子孫為教育事業奉獻至今,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里,她勇敢求學、奮發努力,學成后用一生引導學生領會“讀書明理”“知識改變命運”的真諦。在時間的浪潮中,她見證了邊境城市的發展進程,親歷了祖國百年的滄桑巨變。
傳承衣缽:教書育人奉獻終生
初次見面時,神采奕奕的孟憲媛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頭銀色短發,一身干凈利落的衣衫,脖頸上系著一條粉色的紗巾。老人思維清晰且健談,說起話來溫柔似水。在交談中,老人仿佛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娓娓述說著鐫刻在腦海中的往事。
1924年,孟憲媛出生于琿春縣三家子鄉。祖父孟廣泰是清末秀才,辛亥革命后,秉持“教育救國”的初心在琿春興辦新學,曾任琿春縣第三任教育局局長。
在長輩的熏陶下,孟憲媛的父親孟昭銘從小就立下了教書育人的人生目標。1930年,孟昭銘從民國時期高等學府畢業,為振興家鄉教育,回到琿春后,他與弟弟孟昭銓共同創辦了琿春縣立中學(現琿春市第一高級中學前身),孟昭銘任教務主任兼國文教師?!熬乓话恕笔伦兒螅瑧延袧M腔報國之志的孟昭銘開始秘密從事抗日救亡活動。1940年,年僅36歲的孟昭銘壯烈犧牲。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時代,漸漸長大的孟憲媛心中充滿了對知識的無限渴望。她如倔強的春芽破土而出,不斷汲取知識的力量。但父親的去世,給年幼的孟憲媛和她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幸而孟憲媛的母親何穆蘭是“讀書明理,讀書救國”的捍衛者,她憑一己之力供養女兒完成學業,最終孟憲媛接過了祖父和父親的衣缽,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此后,她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直至90歲高齡仍未停歇。從學校講臺走向私人辦學,從關心下一代組織到社區服務,她始終致力于為家鄉的孩子們提供優質的教育。
百年跌宕:筆尖凝刻家國記憶
當七十余載春華秋實沉淀為記憶,孟憲媛心中那份“把故事留給后人”的使命感日益熾熱?!拔蚁胱屪訉O后代都能知道我曾經歷了什么?!庇谑?,74歲那年,她鄭重地鋪開稿紙,以一名師者的嚴謹繪制了一幅屬于自己的“往事藍圖”。
“在撰寫稿件前,我先把提綱列出來,甚至每段的關鍵詞是什么我都要提煉出來。還給自己立了規矩,要求自己每天必須寫多少字,而且我是一名教師,稿子要字字必實,絕無錯漏?!泵蠎楁抡f起撰寫手稿時的情景,曾經的畫面歷歷在目。
在正式寫稿前,孟憲媛還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將自己寫書的想法通過信件告知四叔?!翱吹叫乓院?,四叔很支持我的想法,說我經歷了風風雨雨,書名就叫《風雨人生》?!彼氖宓膩硇艦槊蠎楁曼c燃了明燈,當《風雨人生》四個字被定為書名時,她感到肩上的責任有了清晰的方向。自此,孟憲媛每日都伏在一張小桌前靜心撰寫稿件。在小桌的方寸之地,一本翻舊了的字典靜靜陪伴著她,每當遇到模糊不清的字,她便停下筆,戴上老花鏡仔細查閱。
當筆觸深入記憶的幽谷,祖輩在家鄉篳路藍縷興辦新學、抗敵御侮的慷慨悲歌被重新喚醒;父輩為民族救亡、追尋民主之光而毅然獻身的壯烈史詩,令淚水浸透紙頁,這一刻,一段段銘刻在心的故事跳躍在指尖成了永恒。然而,當筆鋒觸及父親溘然長逝時,巨大的悲痛如潮水般洶涌而來,那天,孟憲媛伏在桌上泣不成聲?!拔姨y過了,它勾起了我痛苦的回憶,從那天起,我再也沒有繼續寫下去。”回想起“封筆”的那一天,孟憲媛仍忍不住掉下眼淚,而那未完的章節,成了她心頭上一道久久無法愈合的傷疤。
血脈接力:親情織就傳世之書
手中的筆雖因悲痛而擱置,但講述的渴望從未熄滅。此后,孟憲媛開始寫短篇故事,一篇篇承載戰火離亂、時代變遷與堅守微光的短篇散文,如星火般投向當地媒體。她未承想到,這些零散的篇章,最終成為家人手中珍貴的“拼圖”。
為了完成孟憲媛的心愿,面對20萬字的手稿與如山資料,這個五代教育世家發起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親情接力:大兒子郎俊夫和大兒媳張桂英,除了照顧孟憲媛的生活起居外,還為她寫作出謀劃策;小女兒郎敏慧將孟憲媛的書稿及各類文件逐份轉化成電子版,交給小孫女郎瑯;四兒媳于淑則幫助孟憲媛整理、收藏大量文檔、老照片、書畫及各年代的新聞報道,并一一拍攝存檔、確認。
“我的文稿大概有20萬字,小孫女郎瑯接收到文稿和資料以后,就開始整理編輯、反復修改,在原有資料的基礎上,將我未寫完的半個世紀的時光,通過我口述、她撰寫的方式續寫完成。完成后,她還給我聯系了出版社,這才使得百年故事得以呈現。”對于書籍的成功發行,孟憲媛對家人充滿了感激。
一百年,一段風雨人生,一場未完待續的傾情訴說。如今,孟憲媛雖已百歲高齡,但讀書仍是她生命的光源。在床頭的一本書中,紅筆勾畫的痕跡在書頁間跳躍。百年風雨人生路,五代教育報國情。孟憲媛以一部家族史詩,將平凡個體融入時代洪流的堅韌與赤誠銘刻于世。如今,《風雨人生》國內版本正在緊張籌備中,預計今年末出版。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鄭阿敏/文 徐大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