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婦聯推動州縣兩級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入駐同級綜治中心 為基層治理注入“她力量”
今年4月,州婦聯推動州縣兩級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全面入駐同級綜治中心,通過構建多元共治機制、創新調解模式、整合社會資源,實現了婦女兒童維權服務從“單一調解”向“多元共治”的轉型升級,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注入了強勁的“她力量”。
多元共治:讓維權更精準高效
5月16日,周媛(化名)走進州暨延吉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直奔12338婦聯維權服務窗口。她的家人因工受傷卻因未簽勞動合同遭遇賠償難題。值班律師耐心解釋:“即使沒有書面合同,勞動事實關系仍可確認,建議先申請勞動仲裁?!敝苕戮o鎖的眉頭終于舒展:“多虧有娘家人!”
入駐綜治中心后,12338婦聯維權服務與公檢法司等部門建立了“信息互通、案件轉介、協同調處”機制,形成“工單流轉—協同處置—反饋回訪”閉環管理模式,讓群眾維權“少跑腿、不繞路”。
州婦聯還與多部門深度協作,構建了覆蓋司法保護、社會服務的維權網絡:在法院系統設立“巾幗維權之家”,建立“訴調對接”通道;聯合檢察院成立“‘未’愛護航”未成年人保護服務中心;推動婦女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蓋,完善維權聯席會議制度。一系列舉措讓婦女兒童維權服務更加精準、高效。
柔性調解:筑牢家庭和諧防線
今年4月,敦化市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成功化解一起長期家庭糾紛。王全(化名)夫婦因家庭糾紛多次報警,但民警多次調解未果。敦化市婦聯將該案推送至綜治中心“解紛”平臺后,迅速組建由婦聯、公安、司法、心理咨詢師參與的聯合調解組。經過情感疏導、法律釋明和婚姻輔導,夫妻倆最終重歸于好。
近年來,州婦聯將婚姻家庭糾紛化解作為參與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依托綜治中心“合成作戰”優勢和婦聯組織柔性力量有效銜接,探索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的新方法。州婦聯組建了由50名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組成的延邊州“吉家和美·說事解鈴人”家事調解隊,并通過自建或聯建方式,在全州設立968個基層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近兩年,全州各級婦聯共受理婚姻家庭矛盾糾紛5700余件,成功化解2660余件,調解成效顯著。
專業賦能:助力維權服務升級
為提升維權服務專業化水平,州婦聯整合社會資源,與州律師協會女律師工作委員會、延邊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合作,首批女律師和心理咨詢師以“輪值坐班”形式入駐綜治中心,提供“法律保障+心理疏導”復合式服務。
針對婦女兒童個性化需求,州婦聯與州律師協會女律師工作委員會合作設立“巾幗維權法律援助站”,為“困難邊緣戶”婦女兒童提供公益法律援助;同時聘任198名公益心理咨詢師,組建9支未成年人心理咨詢團隊,為未成年人及家庭提供公益心理疏導服務,推動維權服務從“事后化解”向“事前預防”延伸。
通過州縣兩級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全面入駐同級綜治中心,州婦聯實現了維權服務與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破解了婦聯“單打獨斗”的困境,提升了婦女兒童的獲得感、安全感,為基層社會治理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未來,州婦聯將繼續深化這一創新模式,為社會和諧穩定貢獻更多“她力量”。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