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挖礦”到“造鏈”——記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
在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以科技為引領推動產業升級與生態保護,走出了“智慧、安全、綠色、人文”的創新發展之路。
創業維艱,革新為帆。2019年,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以“三礦一廠”為戰略,在和龍市的群山之間“開荒拓土”。五年間,企業完成和安河、旭陽、金星等3個金礦和配套選冶布局及資源并購整合,年處理礦石能力突破30萬噸,產能躍居區域前列;投資3.86億元建設采選尾一體化智能項目,入選國家“智慧礦山”試點。
走進和安河金礦全流程智能化選礦廠,槽式給礦機與顎式破碎機轟鳴作響,格子型球磨機將礦石碾磨成細砂,細砂在體高堰式單螺旋分級機的作用下實現顆粒分級,浸前高效濃密機、藥劑制備槽等機器通過高自動化的控制系統對各項參數進行實時檢測和調控。
“整個生產流程將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與選礦技術深度融合,實現了‘不去現場、實時監控、一鍵啟動、機器識別、自動生產’和‘安全選礦、無人選礦、高效選礦、清潔選礦’的高質量礦業生產目標。”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筆梁告訴記者,和安河金礦全流程智能化選礦廠集智慧生產系統、智慧職業健康與安全系統、智慧技術支持與后勤保障系統于一體,走在了行業前沿。
和安河金礦年處理礦石10萬噸,黃金回收率93.81%,預計年產值超5億元,智能化生產猶如驅動企業提質升級的強力引擎,在為企業降本增效、創造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在這里,每克黃金的提煉都是對資源效率與生態平衡的極致追求,選礦綜合能耗水平成為行業標桿。目前,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正持續深化“智慧礦山”建設、推進5G與物聯網技術深度融入采礦作業,向自動化水平95%的目標邁進;推廣尾礦干排技術,利用技術革新持續為綠色發展加碼,計劃年底前完成超20公頃的礦區復墾工程,以實現生態修復與采礦進度同步延伸。
為將產業鏈延伸至黃金飾品與工業用金領域,實現從“挖礦”到“造鏈”的跨越,吉林偉良礦業有限公司目前正籌建黃金精深加工產業園,規劃和安河金礦“礦業+文旅”項目,以打造東北首個黃金主題科普教育基地與工業旅游線路。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蘭瑛婕/文 沈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