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推動經濟加速跑——汪清縣以數字技術為引擎優化升級營商環境
“前幾日,我們通過‘e窗通’系統提交材料,今天早上就收到了審批通過短信。”準備開辦菌類加工廠的創業者崔敏笑著展示手機上的通知:“以前辦業務要跑七八個部門、排好長時間隊,現在連紙質材料都不用了,真方便。”
這是汪清縣多年來以數字技術為引擎,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的縮影。汪清縣通過智慧政務、電商服務、數字創新等多領域探索實踐,為企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的同時,也營造了高效、便捷、創新的營商環境。
智慧政務:從“跑斷腿”到“指尖辦”
記者在汪清縣政數局了解到,汪清縣推動“無差別”受理與“全程網辦”服務雙提升,持續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納入1310項無差別窗口事項,無差別比率達80.86%。統籌全縣各部門開展“全程網辦”工作,48個部門1865個事項中可實現全程網辦的有1496項,全程網辦率達80.2%。正在辦理股權變更的進出口貿易公司財務總監王海波深有感觸:“去年公司變更登記用了五天,這次變更僅一天就辦理成功。”
不僅如此,在市監部門設立的“高效辦成一件事”涉企服務專區、公安部門設立的政務服務“一窗通辦”窗口,均實現了“只進一扇門、只取一個號、只到一個窗、通辦所有事”。汪清縣稅務局設立的“辦不成事”窗口,還能夠及時解決納稅人投訴需求。這些從過去的“跑斷腿”到現在的“指尖辦”,無不彰顯著數字賦能帶來的巨大發展變化。
電商賦能:山珍藏密林,數據通四海
汪清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通過淘寶、京東、郵樂購等線上購物和售物平臺,形成了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體系,為農產品經營戶提供統一的貨源組織、收購、訂單處理、產品包裝、包裹寄遞等增值服務,讓農民和企業享受到一站式電商解決方案。據汪清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的每件產品都可實現掃碼溯源,在保證產品安全與質量的同時,也讓更多山珍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數字技術的賦能與變革,促進了汪清縣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今年60歲的木耳種植戶樸東洙說:“以前,木耳收購商壓價,利潤低,現在通過系統直接對接大客戶,昨天就接到一個500公斤的木耳訂單,每公斤比往年多賣8塊錢。”
氣象智腦:為產業裝上“數字護盾”
在汪清縣,營商環境的優化不僅體現在政務服務和市場拓展上,更體現在為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上。
汪清縣氣象局依托吉林省鄉村振興氣象服務專項項目研發出移動端“汪清智慧多媒體平臺”。該平臺通過多源數據融合應用實現了多要素匯聚分析,為企業提供了高效的氣象服務。企業通過“汪清智慧多媒體平臺”能夠實時獲取精準的氣象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減少氣象災害帶來的損失,成了當地特色農業的“數字保鏢”。這種基于數字技術的氣象服務,成為汪清縣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創新舉措。汪清縣檢察院充分發揮自身職能,聯合多部門推動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建立“知識產權檢察保護聯系點”,與汪清縣司法局、汪清縣法院實現案件互通,聚焦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監督活動,為優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行走在汪清街頭,政務大廳的智能機器人、商鋪門口的支付二維碼、物流車上的北斗定位終端,處處涌動著數字浪潮。這座邊陲小城,正以數字化轉型重塑營商生態。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