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日報社-社會責任報告(2024年度)
目錄
一、前言........................................ - 1 -
二、政治責任................................ - 5 -
三、陣地建設責任........................ - 17 -
四、服務責任................................ - 24 -
五、人文關懷責任........................ - 34 -
六、文化責任................................. - 37 -
七、安全責任................................. - 41 -
八、道德責任................................ - 41 -
九、保障權益責任........................ - 42 -
十、合法經營責任........................ - 43 -
十一、后記..................................... - 43 -
一、前言
1.媒體概況
《延邊日報》是中共延邊州委機關報,是中國唯一用漢、朝兩種文字出版的地區級黨報,朝鮮文版創刊于1948年4月1日,是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創刊最早的黨報;漢文版于1958年1月1日公開出版發行;《延邊日報》為周六刊,對開8個版面出版。延邊日報社現轄一個子報《延邊晨報》,報社所屬報網微端、短視頻及戶外等全媒體平臺27個,形成了全方位、廣覆蓋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2.媒體社會責任理念
作為邊疆民族地區的黨委機關報,延邊日報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在中共延邊州委領導下,在州委宣傳部的具體指導下,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堅持正面宣傳為主,鞏固壯大積極向上的主流思想輿論,充分運用全媒體報道手段,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精心組織重大主題宣傳,充分發揮主渠道主陣地主戰場作用,大力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成為宣傳邊疆穩定幸福、民族團結進步、產業項目興旺、鄉村振興多元、文旅事業繁榮的重要力量。
3.媒體在2024年度獲獎情況
2024年,延邊日報社先后獲得中國報業協會的《2023年度中國報業經營管理優秀單位創新案例》《2023年度媒體融合廣告經營創新案例》《2023年度優秀公益廣告》,獲得全國地市新媒體創新發展峰會《2024全國地市融媒體矩陣綜合傳播力(平臺類)二十強典型案例》;推出了一大批富有時代氣息、展現延邊形象、貼近基層群眾的新聞作品,獲得省、州級新聞獎91件作品,其中,獲省一級的吉林新聞獎、少數民族地區報業優秀案例、中國地市報優秀新聞獎等獎項作品51件。
二、政治責任
1.政治方向
延邊日報社始終堅持“政治家辦報”要求,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充分發揮新型主流媒體的導向、旗幟、引領作用,提高政治站位,站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高度,借助“報、網、端、微”全媒體平臺,及時傳達中央、省、州有關決策部署,扎實做好邊境地區繁榮發展、安全穩定宣傳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重大主題報道,全國、省、州“兩會”等重大時政報道,全面推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升級版宣傳報道,2024年度撰寫發布社論、評論員文章27篇,綜述類、成就類報道130余篇,刊發了《牢記殷切囑托 續寫精彩華章》《紅太陽照邊疆 延邊人民心向黨》《聽,延邊奮進的足音》等重磅報道。
開展“改革謀跨越 發展促趕超”主題調研采訪活動,“五大工程”“十大行動”“綠美延吉”主題,大力宣傳我州在推進產業升級振興、城市有機更新、人文延邊鑄新、改革開放創新、綠色生態煥新、民生福祉添新、基層治理出新等工作中的創新舉措,為延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濃厚新聞輿論氛圍。
圖一 20240719一版
圖二 20240719一版(朝文)
圖三 20240124一版
圖四 20240118一版
2.輿論引導
(1)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營造團結奮進的主流輿論。在內容上不斷深耕,通過大力開展“記者走基層”實踐活動,結合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增強“四力”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聽取群眾的心聲,以有高度、有溫度、有深度,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報道形式,創作出喜聞樂見的深度報道精品佳作,大量原創作品在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國家級媒體發布,充分發揮了黨媒的輿論引導作用。
(2)堅持守正創新,積極務實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延邊日報》認真做好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共采寫稿件5559篇,發布社論、評論員文章27篇,綜述類、成就類報道130余篇,開設專欄70余個,刊發《山泉》《足球》《民族之窗》等特色專版1354期,為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推動新時代延邊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提供了強大輿論支撐。
圖五 20240716一版
圖六 20240920一版
圖七 20241106七版
圖八 20240207八版
3.輿論監督
輿論監督長效化、常態化,有效推動問題解決。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著眼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開展科學監督、準確監督、依法監督、建設性監督,助力營造良好健康經濟生態。
圖九 20240912五版
三、陣地建設責任
1.融媒體矩陣
2024年,延邊日報社積極推進主力軍挺進主戰場,全媒體制作中心融合傳播能力有所提高,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全平臺運營,新媒體產品質量、數量均有提升;在“改革謀跨越 發展促趕超”等主題調研和集中采訪活動中,實現圖文、視頻快速聯動發布;承接國家級互聯網學習平臺“學習強國延邊平臺”的上線及運營,目前“學習強國延邊平臺”粉絲量達到600萬+。年年走基層,歲歲有新事。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一線記者進社區、訪農家、入企業,呈現“年味”十足的喜慶氛圍,以生動鮮活的報道形式展現我州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推出了一批生動感人的作品。
2.融媒體報道
延邊日報所屬新媒體平臺全年制作、發布、轉載新媒體產品6萬余條(個),總瀏覽量超過1.9億次,有力地提升了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1)移動優先,打造全媒體傳播矩陣
進一步貫徹“移動優先”戰略,推動傳統紙媒和新媒體優勢互補、深度融合,升級為“報網端微屏”一體化的全媒體傳播矩陣,融合了延邊日報、延邊新聞網、掌上延邊客戶端、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實現了多種形式的傳播手段和傳播機制,用戶、粉絲數大幅提升。
(2)內容為王,推出主旋律精品佳作
媒體融合堅持內容為王,不斷創新內容生產手段,讓報道活起來、動起來。強有力地提升了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3)發揮新媒體優勢,做強文旅熱度傳播
為推動延邊旅游業發展,延邊日報社抓住節假日旅游經濟的新聞關注熱度,組織策劃,下足功夫,推出相關新聞宣傳稿件600余篇,《廣西“小砂糖橘”開啟延邊游學之旅 延吉恐龍博物館走起感受古老神秘的恐龍文化》《無人機表演+絕美煙花秀點亮延吉元宵之夜》《百畝金達萊花迎春怒放龍井市犇福金達萊花海迎來最佳賞花期》等多篇視頻瀏覽量超過10萬人次。
五一小長假,注重深層次挖掘,多層次展開宣傳,采寫反映游客體驗的《五一小長假 萬人齊聚網紅墻》,發展旅游產品的《2024首屆延邊農文旅商品市集火熱開市》,展現縣域旅游特色的《多彩金達萊 報春第一枝和龍市第十四屆金達萊文化旅游節盛裝啟幕》等各類宣傳報道。
九、十月份是州慶和中秋節等集中的月份,延邊日報圍繞“喜迎州慶 樂游延邊”主題及“金九銀十”文旅重點活動要求,組織記者集中采訪了全州各縣市旅游資源和民俗節事資源、演藝資源,努力做精“旅游+”文章,圍繞“放假”“團聚”“過節”“出游”這幾個關鍵詞,通過短視頻、圖文、H5、海報等內容鮮活、形式多樣的融媒體產品,挖掘精彩故事、感人細節和生動場景,配合融媒體矩陣推送,刊發了《載歌載舞迎州慶 大美延邊展歡顏》等60多篇全媒體作品,確保假日期間活動信息精彩豐富、對外宣傳素材不斷。
圖十 20240103一版
圖十一 20240805一版
3.融合采編平臺建設
統籌新聞策、采、編、發流程,建設融合采編平臺,推動一體化融合和流程再造,明顯加快了全媒體產品發布速度,新媒體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實現了“雙提升”,增強了新媒體產品的傳播力。
四、服務責任
1.政策信息服務
及時準確刊播重大政策、部令、統計公報等政務信息,以及惠民政策信息,權威發布政策解讀。
圖十二 20240929一版
圖十三 20241001一版
圖十四 20241001一版(朝文)
2.社會服務
及時報道州內最新動態,發布天氣預報、出行預測、路線建議、施工進度等;關注旅游出行等百姓話題,推薦出行文旅“攻略”。
3.公益活動
(1)刊播公益廣告
利用傳統媒體紙媒制作轉載刊發公益廣告164個整版,并在新媒體平臺發布推送。
圖十五 20240206四版
圖十六 20240415四版
圖十七 20240305四版
(2)助推鄉村振興
刊發我州鄉村振興優秀做法宣傳報道。制定延邊日報社鄉村振興工作計劃,幫助18戶脫貧戶、監測戶發展庭院經濟,共獲得獎補資金24500元。其中,木耳代養產業共投資98000元,獲得庭院經濟獎補資金19600元,獲得企業分配收益4900元。駐村干部為6戶脫貧戶、1戶監測戶墊付代種代養木耳項目資金38000元。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精心謀劃,將復墾的耕地15公頃掛牌吉農交易平臺發包競拍,增加村集體收入18萬多元。
延邊日報社積極開展消費幫扶活動,動員包保單位食堂和職工批量購買板石村的農特產品,以提高村民人均年收入。報社全年共購買大米3噸、富硒蘋果38箱、榛子265斤、土雞蛋260枚、鴨蛋120枚、鵝蛋213枚、土雞3只,合計2.4萬元人民幣。
五、人文關懷責任
常態化開設《平安延邊》《經濟觀點》《健康專刊》版,守望民生,傳遞正能量。
1.民生報道
(1)用好用活“民生熱線”。“民生熱線”是獲取新聞線索的重要渠道,也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重要工具。利用群眾提供新聞線索,刊發了《漢族民警獻血為朝鮮族群眾生命續航》《愛心匯聚 溫暖孩子成長路》等新聞稿件在社會上獲得廣泛關注,被省內外媒體廣泛轉載。根據群眾打來的熱線電話,記者采寫了新聞稿件《延邊醫院醫生李文浩救助噎食窒息的老人》一經刊發,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大家紛紛為勇于救人的李醫生點贊,視頻號播放量達5.6萬人次、抖音號播放量達3.8萬人次。
(2)高度關注少數民族、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意見呼聲,助推解決問題。
http://www.mok8888.com/app/content/2024-09/09/143_689356.html
《延邊醫院醫生李文浩救助噎食窒息的老人》
http://www.mok8888.com/app/content/2024-11/15/143_696709.html
《為殘疾人點亮幸福燈塔》
圖十八 20240905六版
2.以人為本
(1)報道有態度有溫度
傳達正確立場、觀點、態度,激發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凸顯人文精神。
http://www.mok8888.com/app/content/2024-03/11/142_666237.html
《延吉市八旬朝鮮族老黨員崔福珠17年如一日為群眾送報紙、照顧獨居高齡老人 一朝為黨員 一生做奉獻》
http://www.mok8888.com/app/content/2024-10/04/142_692203.html
《一家兩代村醫見證鄉村醫療變遷》
https://mp.weixin.qq.com/s/zyA2qMWJiS9oWCGsXXTqHQ
《小村莊的巨變:孩子們筑夢的“愛心教室”》(朝鮮語)
六、文化責任
1.全面推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典型報道
2024年度,延邊日報繼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宣傳主線,持續在重要位置開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欄及相關子專欄,多渠道、全方位宣傳我州民族團結進步光榮歷史和光輝業績,各族人民銳意進取、砥礪奮進,民族團結心連心的做法。共刊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稿件900余篇。
圖十九 20241011一版
2.傳承繁榮優秀傳統文化
常態化開設《文化》《山泉》版,挖掘講述延邊紅色文化和歷史故事。
圖二十 20240612五版
七、安全責任
2024年度工作中,我報嚴格遵守黨的宣傳紀律和相關法律法規,在報紙的采編、出版、發行等方面均未出現違法、違規現象。報紙內容符合辦報宗旨,稿件采寫上嚴格按照新聞出版部門的相關要求,未出現違反紀律和新聞紀律的報道,無違規行為和輿論導向錯誤發生,無被處罰記錄。精編精校,安全刊播,抽檢差錯率低于國家規定的萬分之三。
1.安全刊播
(1)符合有關安全刊播要求。
(2)紙媒和新媒體均嚴格遵守“三審三校”制度,防止安全刊播事故發生。
八、道德責任
嚴格遵守《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采編行為規范,未出現違反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等情況。
1.遵守職業規范
組織全員深入學習、嚴格遵守《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報道做到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堅決反對和抵制各種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行為,不利用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利用新聞報道發泄私憤,不以任何名義索取、接受采訪報道對象或利害關系人的財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訪報道對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報社全體人員講政治、講責任、守紀律,體現出良好的職業風貌,得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好評。
2.維護社會公德
堅持遵守法律紀律,大力宣傳法治觀念,維護公序良俗,弘揚社會正氣,謳歌美好心靈。推出的抗疫典型、延邊州勞動模范系列典型等報道,弘揚正氣新風,產生了廣泛社會反響。
3.接受社會監督
堅持群眾路線,堅持開門辦報,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暢通監督渠道,開通熱線電話和郵箱,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九、保障權益責任
高度重視保障新聞從業人員各項權益,提供良好成長平臺。
1.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
(1)支持保護從業人員正常采編行為,為風險報道一線記者購買保險、配置防護用品。
(2)支持保護因采編行為受到侵害的從業人員,需要時及時為其申訴。
2.保障從業人員薪酬福利
(1)依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2)規范支付薪酬,規范繳納“五險一金”,建立企業年金。
(3)保障員工休假休息等權利。
3.規范新聞記者證管理
(1)為符合條件的采編人員及時申請新聞記者證。
(2)及時收回離職、退休等采編人員的新聞記者證。
4.開展員工教育培訓
持續優化入職培訓、加強分類培訓,重點強化政治素質、業務技能培訓。組織采編人員認真學習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新聞輿論和工作的重要論述。
在漢、朝文編輯部不定期開展融媒體業務相關培訓和采編業務培訓的基礎上,邀請社內具有多年采編從業經驗的資深記者進行新聞業務培訓授課;不定期組織采編人員開展座談會,交流心得體會,提高新招入記者的采編能力,加快全媒體采編隊伍建設。
十、合法經營責任
嚴格遵守法律,遵守行政管理部門發布的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等,嚴格執行新聞報道與經營活動“兩分開”的規定,全面規范經營體制機制,依法規范新聞采編活動,堅持合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未刊發違法違規廣告,獲得主管部門肯定。
十一、后記
1.回應
針對2023年度不足之處,一是進一步強化文化旅游方面報道,進一步提升新媒體短視頻報道創新發展方式方法。
2.不足
(1)新聞輿論引導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要更加注重內容的質量和深度,堅持做真實、客觀、公正地報道新聞,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工作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2)本年度無被網信、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行政管理部門或新聞道德委員會等行業組織作出行政處罰、通報批評等情況。
3.改進
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進一步踐行“四力”,進一步挖掘宣傳我州文化遺產所承載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還需要進一步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載體,用好新媒體等資源,提高宣傳質效,促進各族群眾在文化和心理上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積極引導全州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