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制筑屏障 多元共治護未來——延邊兩級法院多措并舉強化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意義重大。近年來,延邊兩級法院圍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積極創新工作機制,著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四位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網絡,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筑牢堅實的法治后盾。
專業審判:筑牢權益保護屏障
延邊兩級法院聚焦專業化建設,全力打造專業審判團隊,創新特色審判機制,不斷提升未成年人案件的審理質效。
“五快”模式高效化解糾紛。目前,延邊州已實現少年法庭全覆蓋。兩級法院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審判資源,對涉未成年人案件實行集中審理。同時,設立反家暴訴訟服務及涉未成年人案件“綠色通道”,推行“快立案、快送達、快調解、快審理、快執行”的“五快”工作機制,為困境未成年人開辟了一條快速保護通道,讓他們能夠及時獲得司法救助。
特色審判彰顯人文關懷。在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延邊兩級法院采用圓桌審判方式,推行法官、監護人、社工“三見面”制度,嚴格落實指定辯護、不公開審理、犯罪記錄封存等規定,最大程度保障未成年人的訴訟權益。在行政和民事案件審理中,法院充分考量未成年人在校期間的生活和社會交往的需求。例如,延吉市人民法院與心理咨詢機構攜手,琿春市人民法院聯動婦聯等多部門,建立了心理干預、家庭調查等機制,有效提升了法院妥善化解涉未成年人矛盾糾紛的能力,為未成年人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多元聯動:構建保護新格局
延邊兩級法院積極探索跨部門協作機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未成年人保護的強大合力。
立足審判,延伸治理觸角?,q春市人民法院發出全省首份由居委會代為申請的人身安全保護令,該案例獲評吉林省“婦女兒童公共法律服務十大典型案例”。同時,琿春市人民法院與琿春市公安局聯合下發《關于在琿春市轄區范圍內實施人身安全保護令的聯席會議紀要》,為遭受家庭暴力或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的當事人提供了有力保護。安圖縣人民法院針對旅館行業管理漏洞發出司法建議,推動相關部門制定專項規范;和龍市人民法院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校園周邊禁售煙專項整治行動,從多個維度凈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
強化引領,推動服務升級。延邊州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全省首部《家事審判改革白皮書》《涉外家事審判白皮書》,并與州婦聯聯合發布典型案例,充分發揮司法引領作用。敦化市人民法院設立“向陽花”家庭教育指導站,建立法官與涉訴未成年人“一對一”家庭教育幫扶機制;延吉市人民法院發出《關愛未成年人提示書》,督促家長切實履行監護職責。全州兩級法院與婦聯、教育局等部門共同簽訂《家庭教育指導實施意見》,推動家庭教育指導從個案向體系化服務轉變,助力家庭和學校更好地履行教育職責,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做深做實。
法治宣傳:播撒法治種子
延邊兩級法院不斷創新普法形式,強化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以法治力量呵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普法常態化,實現法治副校長全覆蓋。延邊州兩級法院選派151名干警擔任153所學校的法治副校長,搭建“菜單式”法治教育平臺,通過“開學第一課”、主題MV、案例講解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常態化開展校園普法活動。同時,積極組織“關愛成長,守護少年的你”“未愛封存,讓青春無痕”“德潤少年,法護成長”等主題活動,累計開展法治宣講2087場,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宣傳手冊3.78萬份,有效提升了法治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科技賦能,沉浸式普法擴覆蓋。延邊兩級法院借助科技手段,組織學生參觀法院、旁聽庭審、舉辦模擬法庭競賽等,讓學生和家長近距離感受司法權威。琿春市人民法院首創抖音VR直播“模擬法庭”,吸引194.4萬人次在線觀看,打破了時空限制,實現了普法覆蓋廣度與互動深度的雙重提升。此外,延邊兩級法院還通過“法官進網格”機制,聯合基層婦聯、村委會為困難留守兒童建立幫扶檔案,開展“微心愿”認領、助學圓夢等公益活動,將個案幫扶與法治宣傳有機結合,營造了全社會關愛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圍。
延邊兩級法院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取得了一系列新舉措、新經驗、新成效,為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延邊州中級人民法院榮獲“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稱號,琿春市人民法院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兩級法院多名干警榮獲“全國家事審判先進個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等稱號。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