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北山街道強化基層治理能力建設
延吉市北山街道聚焦社區工作者能力建設,以創新為引領,以實踐為驅動,構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三雙”賦能體系,鍛造出一支專業化、復合型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
“輪值交流+專班攻堅”雙軌矩陣,創新社區工作機制。北山街道創新推出輪值書記(主任)機制,打破崗位間的壁壘,依托丹英社區這一實踐陣地為社區工作者成長進步搭建平臺。目前已累計培養200余名適應多崗位需求的骨干人才,使社區“兩委”班子儲備力量擴容35%。通過正副職角色互換、跨社區跟崗學習等方式拓寬社區工作者視野,提升了他們在社區治理方面的能力。街道以基層專干為核心,組建多個專班和專項小組,采用“專班領題—團隊破題—協同解題”工作模式,累計攻克300余件社區治理難題,推動治理模式從以往的“單兵作戰”轉變為“兵團攻堅”,形成了“專班練兵、以戰促學”的特色實踐路徑。
“全科培訓+專業認證”雙軌體系,重塑社區工作者能力。北山街道深入實施“全科社工”成長計劃,構建起“街道集訓+社區實訓”的全方位培養體系,街道積極開展業務提升、服務禮儀等專題培訓,社區則開設“微課堂”進行場景化演練,有效提升了服務效率與質量。創新設立“社工加油站”,建立“日練周學月測”學習機制,組建初、中級社工師學習小組,實行“組長領學+書記督學”模式。2024年新增持證社區工作者16名,持證率達50%,使社區工作者隊伍的專業化服務水平實現新的跨越。
“數字賦能+競技成長”雙驅模式,激發社區工作隊伍活力。北山街道為社區工作者建立“一人一檔”電子成長檔案,依據個人特點量身定制培養計劃,并依托丹青社區“青夜校”開展前沿課程培訓,助力社區工作者掌握智能辦公工具和新媒體宣傳技能;構建“以賽促學”機制,搭建多元競技平臺,通過演講比賽、青年大講堂、“金牌書記”業務大比武等活動全面提升社區工作者能力。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