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圖縣水稻育苗工作已全面收官——田野織“綠錦” 祈盼稻花香
當前,安圖縣水稻育苗工作已全面收官。走進一棟棟育秧大棚,嫩綠的秧苗茁壯生長,孕育著豐收的“好苗頭”。
育苗是基礎,管護定成敗。走進石門鎮北山村,村民劉秀珍正在自家的育秧大棚里忙得“腳打后腦勺”。“眼下是幼苗生長關鍵期,溫度、濕度都得盯緊,大意一點,收成就得打折扣!”給秧苗澆水的間隙,劉秀珍熱情地向記者科普著管護經驗。她說,今年她家育苗較早,由于春天氣溫較往年略低,她一直擔心出苗慢或無法出苗。后來,劉秀珍在農技站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在苗床上加覆了一層地膜,有效保證了出苗率和秧苗質量。“種地也要講科學,不能光靠經驗。都說‘苗好七分收’,看現在這苗情,心里有底啦!”劉秀珍說,春耕備耕期間,農業技術人員定期到田間地頭來指導,讓春耕生產更有保障,讓她吃下了“定心丸”。
明月鎮福興村村民焦立軍家的大棚里仿佛鋪上了一層綠茸茸的錦緞,一行行秧苗嶄露頭角,生機勃勃,長勢喜人。焦立軍每日都鉆進大棚溜上幾圈兒,觀察稻苗長勢,隨時根據變化做好澆水、通風、打藥等日常養護工作。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推動科技興農、科技助農,焦立軍嘗到了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甜頭。“就拿水稻育秧來說,育秧機流水線能完成鋪土、灑水、播種、覆土等一系列工序,是絕對的‘主力’,我就只負責‘打輔助’。省時省力不說,籽撒得均勻、苗出得齊,而且后期好管理,好處多得數不清……”焦立軍對機械化育苗贊不絕口。今年,焦立軍家有3個大棚共6000多盤秧盤,只用一天就完成了過去三天的育苗工作量,不僅效率高、成本低,而且秧苗質量好,為水稻高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今年安圖縣計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2.5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約2.5萬畝。目前,水稻播種育苗工作已全部完成,預計5月中旬進行插秧工作。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