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英雄事跡 弘揚愛國精神——走進吳大澂收復國土紀念館
4月25日,備受矚目的吳大澂收復國土紀念館開館。連日來,琿春市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走進吳大澂收復國土紀念館參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走進吳大澂收復國土紀念館,入口處兩側的浮雕分別為“山河寸心”“績銘東陲”,小廣場上的吳大澂銅像,左手緊握西洋望遠鏡,右手背在身后凝神站立,定格了他在1886年踏勘東北邊疆的經(jīng)典瞬間,昭示著“一寸山河盡寸心”的外交決心。
占地面積5230平方米、院內面積3750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展陳面積約870平方米的吳大澂收復國土紀念館在復建的琿春副都統(tǒng)衙門的基礎上進行布展,為仿清代風格、五進式院落。館內共分為五個單元,其中,邊事日艱臨危受命赴吉林、加強邊防整軍經(jīng)武筑牢屏障、募民興邊開墾良田遠近歸心、守邊衛(wèi)國寸土必爭力挽主權等四個單元為主題展;第五單元為書畫專題展,陳列的豐富歷史資料,生動再現(xiàn)了吳大澂的英雄事跡。
清朝光緒年間,時任欽差會辦北洋事宜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吳大澂臨危受命,兩次奔赴吉林與時任琿春副都統(tǒng)依克唐阿等愛國將領實邊固防、筑牢屏障,收回了琿春黑頂子地方、爭得圖們江出海權,捍衛(wèi)了國家權益和民族尊嚴。特別是他冒著侵犯清王朝祖制的風險廢除封禁,招墾實邊、興軍固防,開創(chuàng)了近代東北開發(fā)建設的先河。這段歷史,真切地發(fā)生在琿春這片土地上,也是吳大澂收復國土紀念館選址的意義所在。紀念館不僅為研究吳大澂和中國近代邊疆史提供了重要平臺,也將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激勵廣大民眾銘記歷史、熱愛祖國、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市民馬永在參觀吳大澂收復國土紀念館后感慨地說,這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圖片、每一段文字,都讓他進一步了解了吳大澂的愛國情懷,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性,激勵和鞭策他用堅守和奉獻、用苦干和實干、用熱血和智慧守護邊關、建設家鄉(xiāng)。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相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