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生命密碼的“翻譯官”——記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延邊醫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林貞花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用勤奮、專注、嚴謹、堅韌去攻堅克難、勇攀高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用學識、經驗、愛心、真情去教書育人、培養棟梁;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她用仁心、智慧、細心、奉獻去架起科學與生命的橋梁,在微觀的基因世界里尋找守護群眾健康的密碼。她就是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延邊醫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林貞花。
1988年,林貞花懷揣著對醫學的熱忱考入延邊醫學院,開啟了她不斷求索的求學之路。一路上,她好學不倦、勤學善問,以病理學研究為方向,先后取得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在此期間,實驗室成了她的家,文獻成了她的摯友,無數次的潛心鉆研,為她積淀下深厚的專業底蘊。
1996年,林貞花在延邊大學醫學院任教,此后便一直投身病理學教學、地區高發腫瘤發病機制研究工作,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及衛生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科研上,她長期致力于腫瘤代謝調控和靶標發現與確證研究。她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提出了NQO1、DEK 等7個對腫瘤早期診斷和預后評估極具價值的分子檢測標志物;主持國家重點和一般項目6項,在《自然》子刊等權威刊物發表SCI論文72篇。“宮頸癌早期診斷和預后判定的臨床生物學研究”“NQO1/DEK/Ezrin信號軸在腫瘤演進中的作用研究”“ARF/P53相關基因在上皮性腫瘤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標志物作用及應用”等研究成果,更是榮獲吉林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在教學一線,林貞花默默深耕數十載,承擔著延邊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麻醉學和口腔醫學專業的病理學課程教學任務。她始終牢記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與團隊成員共同組織 “醫學生學業與發展翻轉座談會”,在學生就業指導、專業認同感和醫學職業道德培養等方面,傾囊相授、悉心指導。她主講的《病理學》于2022年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上線運行;2021年,她講授的“基于Mini-CPEX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被評為全國慕課教育創新大會典型教學案例;同年,她主講的《分子病理學》被評為吉林省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除了在學業上為學生答疑解惑,林貞花還時刻關注學生的生活,給予他們溫暖與關懷,先后資助了20多名生活困難的學生,也因此被學生們評為“我最喜歡的老師”, 是學生眼中可敬可親的師長。
近年來,精準醫學作為醫學發展的前沿領域,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2023年,林貞花敏銳捕捉到這一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在延邊醫院倡導成立了延邊州首家精準醫學中心,讓延邊州及周邊地區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前沿基因組學技術帶來的精準醫學健康管理服務。
“現代醫學已步入精準分子檢測時代,我們精準醫學中心成立的目的,就是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科室,借助基因檢測等先進技術,助力臨床科室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診療方案。”林貞花告訴記者,精準醫學中心是一個面向出生缺陷、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及個體化用藥、易感基因等領域的基因檢測平臺,其本質是通過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等醫學前沿技術,針對大樣本人群與特定疾病類型,進行生物標記物的分析與驗證,從而精準探尋疾病成因以及相應的治療或預防靶點,并對一種疾病的不同狀態和過程進行精確亞分類,最終實現對疾病和特定患者的個性化精準醫療,提升疾病診治和預防效果。
兩年來,在林貞花與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下,精準醫學中心不斷發展壯大。目前,能夠開展人類8基因(51基因)、心血管疾病個體化用藥、高血壓個體化用藥基因分型、靶向病原體檢測、腫瘤易感基因等28項精準醫學檢測項目,為延邊州群眾就近提供了高效、便捷、精準的檢測服務。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業以來,林貞花始終兢兢業業、拼搏進取,收獲了一項又一項榮譽。如今,她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吉林省首批一級教授、吉林省“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2020年全國學術影響力百強學者(病理學領域第36位)、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面對諸多榮譽,林貞花始終保持謙遜,不忘初心。她表示,未來將一如既往踏實工作,努力做好生命密碼的“翻譯官”,讓尖端醫學走出象牙塔,守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秦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