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中級人民法院借助改革動力,全面推進數字法院建設應用——以信息技術賦能審判執行
近年來,州中級人民法院借助多項改革試點契機,全面推進數字法院建設應用,以信息技術賦能審判執行,多項工作成果落地開花,推動審判執行業務和審判管理水平更加規范化、精細化、現代化。
深挖潛力、變革創新,迸發隊伍內生動力
在書記員集約化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紓解法官事務性工作繁雜的壓力?2023年3月,該院緊扣審判輔助事務集約化改革工作要求,科學準確剝離審判輔助事務與審判核心事務,將民事、行政案件事務性工作全部納入集約化辦理。
為確保事務性工作辦理規范有序、數據安全留痕、全程監管到位,該院細化審判流程,制定事務性工作清單,配合操作規程研發“審務e協同系統”,全力推動審判輔助事務集約化改革,實現“線下跑”到“線上辦”轉變,確保人員全集中、業務全覆蓋、流程全貫通。該院的相關改革經驗入選2022年度智慧法院典型案例和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審務e協同系統”榮獲2023年度人民法院科技成果二等獎、2023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創新案例、2023年度電子政務典型案例。
該院在審判輔助事務集約化運行期間,廣泛聽取法官建議,積極探索拓寬集約化邊界。2023年11月,該院積極爭取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試點,立足信息化經驗基礎和集約化工作現狀,以電子卷宗智能化應用為重要支撐,開展電子卷宗編目提級管理工作。通過提級編目系統,將基層法院的編目工作匯聚并由州中級人民法院統一調配完成,實現電子卷宗編目集約化、規范化、標準化,進一步深化了無紙化辦案程度。此舉真正實現了全州法院電子卷宗材料命名規則的統一,電子卷宗的易用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明確權責、聚焦監管,規范審判監督權力
圍繞“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2024年3月以來,該院聚焦提高案件質量,強化院庭長監管職責,自主設計研發“案件質量監管平臺”。圍繞案件辦理程序和裁判文書內容,打通案件質量監管線上辦理流程節點,將院庭長監管與案件評查功能深度融合,打造多角度立體化監管體系,切實提升工作效率。推動形成智能化、立體化、科學化、精細化的審判權力運行監督管理機制,讓“案件質量監管平臺”成為平衡有序放權和有效監管的“良方”,推進法律適用統一和辦案質效提升,實現案件在提高質與效上的“雙向奔赴”。“案件質量監管平臺”榮獲2024年政務網站精品欄目、2024年政務網站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創新案例,并在2024年政務網站精品欄目建設和管理經驗交流大會上作經驗介紹。
聯動配合、協同高效,匯聚執行工作合力
如何在“總對總”“點對點”網絡執行查控基礎功能上,進一步突破被執行人難找、被執行財產難查、協助執行難求的桎梏?該院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數字法院建設為依托,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和法院業務深度融合。為切實解決執行難題,及時兌現當事人勝訴權益,創新應用執行“E聯辦”平臺,構建黨委領導、政法委協調、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發起、多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高效協同工作機制,有效破解了“查人找物”“封凍扣劃”等制約執行工作發展的源頭性、根本性問題,形成執行查控線上辦理、節點流轉全程留痕、業務辦理動態監管、平臺對接全面覆蓋的綜合執行聯動模式。該院的執行“E聯辦”平臺榮獲2024年度人民法院科技成果(科技創新成果類)二等獎。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