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社會 > 55載!吳仁哲用鏡頭展現(xiàn)延邊時代變遷

55載!吳仁哲用鏡頭展現(xiàn)延邊時代變遷

2025-03-26 08:27:29來源:延邊晨報

55載悠悠歲月,延邊攝影師吳仁哲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時光雕刻師,用手中的相機,一筆一畫鐫刻下延邊的印記。近日,吳仁哲的“鏡頭?時代?人”個人攝影作品展吸引了眾多目光,其《中國朝鮮族——吳仁哲55年攝影影像集》也同步首發(fā)。書頁翻動間,仿佛能聽見歲月的足音。影展與攝影集,承載著他55年攝影生涯的心血,生動展現(xiàn)了延邊地區(qū)的時代變遷與人文風(fēng)情,恰似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延邊地區(qū)時代變遷與人文風(fēng)情的大門,每一張照片都傾注著他對家鄉(xiāng)的深沉熱愛。它們不僅是藝術(shù)佳作,更是時代的鮮活見證。

吳仁哲((左二))攝影作品展

少年逐光 開啟攝影征途

吳仁哲出生于和龍縣(今和龍市),19歲那年,親戚贈送的一臺簡易相機為他打開了攝影世界的大門,對攝影的熱愛瞬間點燃。次年,他毅然用在生產(chǎn)隊積攢的工分,換來一臺二手海鷗牌雙鏡頭相機。此后,這臺相機與他時刻相伴,即便在田間勞作,他也時刻留意,準備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

在和龍縣文化館攝影輔導(dǎo)員的指導(dǎo)下,吳仁哲的攝影技術(shù)日益精進,作品頻頻見諸報端,還被制成幻燈片在各村放映。年紀輕輕的他,憑借出色的攝影才華,贏得了“小攝影家”的美譽。這份熱愛與堅持,為他贏得了大學(xué)深造的機會。畢業(yè)后,他成為延邊日報社的一名專業(yè)攝影記者,正式踏上了一生的攝影征程。

55載光影 見證時代變遷

55年來,吳仁哲宛如不知疲倦的時光記錄者,用鏡頭定格無數(shù)時代瞬間。他的作品題材豐富,涵蓋延邊大地的煙火日常、人們拼搏奮斗的身影,以及朝鮮族獨特的民俗風(fēng)情。

吳仁哲的攝影作品從獨特的新聞視角出發(fā),串聯(lián)起20世紀70年代至2024年的時光脈絡(luò),全方位呈現(xiàn)了延邊地區(qū)的發(fā)展巨變。城市高樓拔地而起,鄉(xiāng)村舊貌換新顏,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觀眾透過這些作品,仿佛能觸摸到延邊發(fā)展的脈搏。在延邊日報社工作的歲月里,他拍攝的大量照片逐漸沉淀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計劃生育宣傳、農(nóng)民田間學(xué)習(xí)中央文件、兩會召開、分田到戶、熱鬧的社會主義大集、農(nóng)民踴躍交公糧……這些場景都被他的鏡頭定格,成為歷史的見證。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照片讓后人得以通過影像,清晰地了解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fēng)貌。

坎坷征途 堅守攝影初心

吳仁哲的攝影之路并非一帆風(fēng)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60周年時,他計劃創(chuàng)辦畫刊,在拍攝長白山上的氣象站后,返程途中,車輛因路況不佳翻車。坐在前排的他遭遇重創(chuàng),即便受傷嚴重,同行的幾個人奮力展開了自救與互救。吳仁哲回憶,當時他拼命向車里爬,想把壓在車里的人拉出來,但后來不知什么時候就失去知覺,陷入了昏迷。后經(jīng)眾人施救,失血過多的他經(jīng)過三天搶救最終脫離了危險,而后住院治療一個多月才稍有好轉(zhuǎn)。“撿回一條命啊!”談起那次的遭遇,吳仁哲仍心有余悸。

生活的考驗接踵而至。他5個月大的兒子患上哮喘,病情危急,送醫(yī)救治。孩子住院的第二天,吳仁哲接到了非常重要的采訪任務(wù)。作為家里的頂梁柱,他也只能強忍著對家人的愧疚,奔赴工作崗位。“當時只有我一名攝影記者,我不能讓報紙因為我‘開天窗’啊!”吳仁哲哽咽著說:“還好,兒子挺過了這一關(guān),不然我會后悔內(nèi)疚一輩子。”即便歷經(jīng)波折,他對攝影的熱情從未減退。1999年,吳仁哲作為特派記者赴韓國采訪。當年2月,在韓國龍坪舉行的第四屆亞洲冬運會短道速滑比賽中,中國運動員楊楊以45秒490的成績獲女子500米冠軍,并打破了亞洲紀錄。吳仁哲在現(xiàn)場用相機記錄下楊楊拿著金牌勝利歡笑的難忘畫面。那一刻,他見證了國歌奏響、五星紅旗升起,他深感驕傲。

載譽前行 宣傳延邊魅力

吳仁哲對攝影藝術(shù)的追求從未有過片刻停歇,這份始終如一的執(zhí)著與堅守,讓他在攝影領(lǐng)域不斷綻放光芒,收獲累累碩果。1985年7月,他憑借精湛技藝加入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他的作品在各類比賽中屢獲大獎,如《冰球冬訓(xùn)》榮獲中國首屆青年攝影藝術(shù)展優(yōu)秀獎與全國大眾攝影月賽三等獎,《奪牛》在首屆中國農(nóng)村體育攝影華蘭德杯大獎賽中獲優(yōu)秀獎等。他的作品還多次走出國門,在俄羅斯、韓國等地展出,向世界展示中國朝鮮族的獨特魅力。在國內(nèi),他多次舉辦個人攝影展,為觀眾帶來視覺盛宴。

除了創(chuàng)作,吳仁哲還積極投身攝影理論研究與教育。他編寫《新聞攝影講座》教材,撰寫專業(yè)論文,在延邊大學(xué)擔(dān)任攝影班聘任教授,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攝影人才。他參與編撰的《中國朝鮮族攝影藝術(shù)史》,為傳承朝鮮族攝影文化貢獻了力量。

“我熱愛生活,我熱愛我的家鄉(xiāng),我更熱愛家鄉(xiāng)的人民。我要用我的相機,向世人展示延邊的獨特風(fēng)采。”如今,已過古稀之年的吳仁哲,對攝影的熱情絲毫未減。55年來,他用鏡頭記錄時代,傳遞美好,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展示延邊的壯美山河、獨特文化和人民的精神風(fēng)貌,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穆俊英/文 徐大東/圖

來源:延邊晨報
初審:
姜珊
復(fù)審:
李思文
終審:
王軍
 
掃描二維碼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如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即刻刪除
  • 點擊量排行
  • 時政
  • 經(jīng)濟
  • 社會
  • 國內(nèi)

延邊新聞網(wǎng)舉報電話: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號 郵編:133000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編號:22120180019
吉ICP備09000490號-3吉公網(wǎng)安備 22240102000346號
? 2007- 延邊新聞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微信公眾號
延邊網(wǎng)

延邊新聞網(wǎng)
手機端

新浪微博
延邊新聞網(wǎng)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號

郵編:133000

電話:0433-2518770

郵箱:2381244096@qq.com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欧美|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