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糾紛 暖人心 護和諧——汪清縣司法局調解“三部曲”唱響為民樂章
在汪清縣,司法調解如同和煦春風,吹開矛盾糾紛的“死結”,化解隔閡,修復關系,有力維護著社會和諧穩定。連日來,汪清縣司法局各司法所及訴前人民調解委員會積極作為,成功處理了一系列糾紛,以實際行動奏響司法為民的動人樂章。
土地糾紛:春耕前兄弟握手言和
隨著春耕日益臨近,土地成為農戶們關注的重中之重,土地糾紛也隨之進入多發期。日前,汪清縣百草溝鎮的一對兄弟因土地問題起了爭執。此前,哥哥一家因出國,將自家土地與父母、弟弟的土地合并,交由弟弟耕種。后來弟弟也出國,土地便由弟弟家人接手。如今哥哥回國,想要回自己的土地。村委會雖曾介入調解,但因外界因素干擾,一方反悔,糾紛未能得到徹底解決。
百草溝司法所工作人員得知此事后,迅速趕赴村里組織雙方協商。面對情緒激動、劍拔弩張的兄弟倆,工作人員先從親情角度出發,耐心安撫,讓他們逐漸冷靜下來。在了解糾紛細節后,工作人員提出按份分配方案,初步獲得雙方認可。然而,在具體土地分配上又出現分歧,工作人員聯合村干部,從親情、實際經營管理便利性等多方面勸說,最終促使兄弟倆達成一致意見。在司法調解的助力下,兄弟情得以修復。
借貸糾紛:訴前調解讓友情重歸舊好
邊某與金某本是好友。兩年前,金某因生意周轉陸續從邊某處借款10萬元,并承諾于2024年12月30日前還清。然而,金某生意經營不善,截至目前仍有5萬元欠款未還。邊某經濟并不寬裕,因借錢給金某頻繁與家人爭執,承受諸多埋怨。多次催款無果后,邊某前往汪清縣人民法院,準備通過訴訟解決糾紛。
法院經評估后,將此案移交至汪清縣訴前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受理后,發現糾紛事實清晰、證據完備,便從法律和情理兩個層面給金某做思想工作,金某認識到錯誤并道出經濟困境。隨后,調解員積極與邊某溝通協調,最終邊某同意給予金某一年還款時間,欠款可分期支付,金某也主動認錯。雙方簽訂調解協議,重歸于好。這場訴前調解,不僅避免了矛盾激化,也減輕了當事人訴累,朋友間的友情在司法調解的呵護下“破鏡重圓”。
工傷糾紛:依法調解保障勞動者權益
在復興鎮,一起工傷賠償糾紛在復興司法所的調解下圓滿解決。當事人在對方的經營場所工作時意外受傷,事后雙方就賠償金額產生分歧,多次協商無果,來到復興司法所申請調解。
受理申請后,司法所迅速行動。調解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指出,雙方雖未簽訂合同,但已形成事實上的雇傭關系,屬于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接受勞務一方應承擔主要責任。同時,參照相關標準核算出合理賠償金額,并向受傷的當事人說明因其自身疏忽也需承擔部分責任,希望其合理調整賠償訴求。經過調解員的不懈努力,雙方達成一致,受傷當事人接受賠償金額(治療費用已提前支付),并承諾不再追討其他賠償,雙方當場簽字并支付賠償款。
汪清縣司法局強化司法行政職能,持續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完善多元化調解機制,為轄區和諧穩定與經濟發展保駕護航,讓更多的人在司法調解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與溫暖關懷。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