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冷面 66載匠心傳承
冷面,作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延邊極具代表性的傳統美食。在延邊,說到“冷面”二字,讓人聯想到的就是清涼爽口,還有關聯的就是“服務大樓”這四個字。服務大樓延吉冷面自創立以來,歷經66年的風雨,幾代傳承人憑借對傳統工藝的堅守,使“服務大樓延吉冷面”品牌在延邊地區家喻戶曉,成為延邊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如今,“服務大樓冷面”已不僅僅局限于餐桌上的美味,更順應時代潮流,通過線上零售渠道走向國內外,讓更多人品嘗到這份來自延邊的獨特風味。
服務大樓延吉冷面,其歷史可追溯至1958年,前身為延吉飯店——延吉市首家國營飯店。1985年,隨著所在建筑正式更名為“延吉服務大樓”,延吉冷面作為其中的招牌美食迅速崛起,成為那個時代人們難得一嘗的美味,更成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難以忘懷的記憶。在口口相傳中,服務大樓延吉冷面逐漸鑄就了延吉冷面的金字招牌。
“那時候,只有逢年過節才能跟著父母去服務大樓吃一碗冷面。踏進飯店,那種激動的心情,不僅僅是因為一碗面,更是一段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延吉市民孫先生感慨道。
一塊金字招牌何以在66年的風雨歷程中屹立不倒,成為大眾心中的“老字號”?延吉市金成服務大樓冷面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文成用一句話道出了其中的真諦——保護和傳承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對于他來說,冷面不僅僅是一碗面,也不僅僅是一門生意,它承載著飲食文化的精髓,凝聚著幾代人相傳的智慧與匠心。要真正做到對飲食的尊重、對文化的尊重,才能讓這份傳統在時光的長河中歷久彌新、煥發出永恒的魅力。
這樣一句蘊含深意的話語,也是服務大樓三代人歷經多年沉淀與總結的智慧結晶。自20世紀50年代鄭文成的奶奶柳信杰初創黃海冷面小餐館起,至其父親鄭炳根在服務大樓辛勤工作二十載,再至服務大樓經歷改制,乃至2012年原服務大樓拆除、2013年服務大樓延吉冷面于延吉大學城正式開業(總店),以及鄭文成的母親金蓮姬在關鍵時刻接過經營重任,這一路走來,他們一家三代人始終堅守對冷面所承載的文化內涵的傳承從未動搖。
2021年,服務大樓延吉冷面榮膺“吉林省老字號”稱號,讓這家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餐館吸引了更多媒體與游客的目光。走進服務大樓延吉冷面分店,古樸典雅的裝飾風格,懸掛著的服務大樓昔日老照片以及鄭文成奶奶柳信杰曾使用過的壓面機等物件,還有那些國家及省級榮譽獎項,讓人深切感受到這家餐館一路走來所積淀的輝煌歷程與不變的初心。
多年以來,服務大樓冷面雖然不斷換新升級設備、不斷探索改良技術,但在冷面傳統制作流程上始終堅守匠心,從未因追求便捷或考慮成本而簡化步驟,反而以更加嚴謹細致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環節。
如今,在網絡時代的浪潮推動下,服務大樓冷面緊跟潮流,創新推出冷面、米酒等加工類產品,并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模式,將這份獨特美味推廣至全國乃至全球。僅2024年,其冷面單品銷量就突破10萬包大關,成為廣受歡迎的特色美食。
未來,服務大樓冷面將繼續秉持匠心精神,不斷創新,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多美味與驚喜。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