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錦旗背后的“暖心故事”
近日,汪清縣天橋嶺鎮菌菇種植戶代某將一面錦旗送至汪清縣司法局天橋嶺司法所。錦旗上“人民調解、情法相濟、真心為民、排憂解難”16個大字,承載著代某對司法所工作人員的深深謝意,背后更是一段成功化解矛盾糾紛的暖心故事。
事情要從不久前說起。代某從菌種經銷商于某處購入菌種,精心制作了3.6萬袋菌袋,滿心期待著豐收。然而,意外降臨——菌袋內雜菌滋生,嚴重影響了菌袋的培育,還迅速殃及了周邊菌袋。面對慘重損失,代某心急如焚,認定是于某提供的菌種存在質量問題,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但于某堅稱菌種質量過關,認為可能是代某制作過程操作不當或菌房培養環境有問題。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矛盾不斷激化。
于是,代某向天橋嶺司法所申請調解。司法所工作人員接到申請后,迅速響應,第一時間安撫雙方激動情緒,引導他們理性面對糾紛。隨后,工作人員分別與代某和于某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事情經過,并實地查看菌袋感染情況。為準確判斷責任歸屬,工作人員查閱海量專業資料,咨詢數位農業技術專家。經分析發現,菌種質量和培養環境都可能是導致菌袋感染雜菌的原因,但具體責任比例難以精確劃分。
調解過程中,工作人員巧妙運用情與法,雙管齊下。一方面,從鄰里情誼出發,耐心勸解雙方珍惜多年鄰里關系,以和為貴;另一方面,基于公平正義,為雙方細致分析利弊,提出合理調解方案。經過不懈努力,雙方最終達成一致:于某同意補償代某經濟損失10萬元,并負責處理代某家被感染的菌袋。至此,這起復雜的菌菇種植糾紛畫上句號。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