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下沉,家門口就醫——山溝溝里的“省級待遇”
“不用出汪清,就能享受到省級專家的醫療服務,省錢、省力、安全、放心。”日前,一位85歲的患者在汪清縣人民醫院接受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后,感慨“重獲新生”。
該患者前往汪清縣人民醫院就診時,動態心電圖顯示其最慢心率僅為31次/分,屬于嚴重心動過緩,急需手術治療。以往,受技術與經驗限制,汪清縣人民醫院難以開展此類手術。吉大二院派駐汪清縣人民醫院的心血管內科專家趙卓得知患者情況后,聯合當地心內科團隊,反復研討病情,并與患者及其家屬充分溝通,綜合考量決定為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從根本上解決心率問題。
手術持續近2小時,醫療團隊默契配合、操作細致,過程十分順利。術后,起搏器工作正常,患者感覺良好,達到預期效果。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效果高度滿意,對心臟介入團隊全體醫護人員贊不絕口。此次“小小發動機”的成功植入,實現了汪清縣在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領域“零”的突破。
這一手術的成功實施,背后彰顯的是汪清縣醫療水平的大幅提升,也是省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生動實踐。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下,2022年1月,汪清縣與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達成合作,吉林大學第二醫院汪清醫院正式掛牌成立。此后,吉大二院定期選派婦科、骨科、眼科等多科室專家,前往汪清坐診、手術并開展業務指導。今年1月,吉大二院選派骨科專家矯健航、心血管內科專家趙卓掛職副院長,進行長期幫扶。
截至目前,吉大二院來汪坐診專家已達286人次,開展大型義診3次,實施手術218例,教學查房120余次,服務患者6000余人次。通過專家的言傳身教,當地醫生醫療技術顯著提高,眾多患者得以在本地接受有效治療。
此次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成功,不僅填補了汪清縣人民醫院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更意味著汪清及周邊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省級優質醫療服務,有效解決看病遠、看病難問題。未來,隨著省級優質醫療資源持續下沉,更多先進醫療技術將在汪清縣落地生根,為基層群眾健康提供堅實保障。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