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努力為百姓做好事做實事”——記吉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延邊支隊和龍大隊廣坪邊境派出所所長魏昊天
從警12年,他扎根邊疆,用火熱的青春,捍衛祖國安全、守護轄區安定、保障群眾安寧;他心系群眾,把村民的小事當大事、難事當心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就是吉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延邊支隊和龍大隊廣坪邊境派出所所長魏昊天。
“這次是修修鬢角,還是剪短點?”3月6日下午,地處祖國邊陲的和龍市崇善鎮大洞村飄著小雪。記者見到魏昊天時,他正熟練地為村民理發。村民們聚在“昊天理發室”,一邊等著理發一邊聊天,你一言他一語地商量著第二天文藝演出的事情。“你也要來演個節目……”村民們向魏昊天發出了熱情邀約。
“理發師是客串的,只想幫群眾做點事兒。”說起理發這項“副業”,魏昊天說其中有一個“機緣”。從警之初,他在轄區入戶走訪時發現,村里大多是老人和留守兒童,因沒有理發店,村民理發需要到80多公里外的和龍市內。山路蜿蜒,趕上大雪封路、地面結冰,出行更是難上加難。理一次發,往返車費、吃飯等加在一起,要花費近百元。
魏昊天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自己掏錢買來理發工具。剛開始時,魏昊天只敢給男性老人理個短發。經過一段時間練習,漸漸地擴大了服務人群,可以給村里的老大娘和小朋友們理發了。隨著他的手藝越來越好,村民都主動來找他理發,再也不用往市里跑了。
一把剪刀、一把推子、一面鏡子,這是魏昊天入村走訪必帶的“三件套”。為方便魏昊天給村民理發,2019年,大洞村委會在老年活動中心專門為他設立了“昊天理發室”。
只要魏昊天一來,村民們就圍坐在理發室里,一邊等理發一邊聊家常。時間久了,魏昊天將理發室拓展為群眾意見收集站、矛盾糾紛調解站、政策法規宣傳站。
隨著了解到的村民急難愁盼越來越多,魏昊天又添置了隨身新物件兒——群眾訴求口袋本。誰家老人患病,誰家的孩子要上學,誰家有人出門打工……翻開魏昊天的筆記本,上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群眾生活的點點滴滴。
小事兒不小看、小事兒不小辦。整天和群眾打交道,干的工作看似雞毛蒜皮,卻都事關群眾利益。魏昊天說:“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小事兒解決不好,就容易鬧出大矛盾。”2024年秋,一位出國打工的村民回來發現家中的墻壁出現許多劃痕,他找到魏昊天反映情況。經過調查走訪,得知是鄰居往車上裝糧食不小心剮蹭所致時,魏昊天便督促這位村民抓緊維修墻壁,并帶領民警一起幫其干活,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魏昊天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群眾也視他為親人。大洞村村民李淑云說:“這么多年,魏所長為我們做了太多的好事,誰家需要幫助時,他都過來搭把手、出份力。村里的老人、孩子都喜歡他,他就像我們的家人。有事找昊天,已經成了大家的一種習慣。”
今年85歲的李叢玉老人獨自一人生活,魏昊天始終掛記著她的冷暖。每次入村走訪,他都要到老人家里陪她聊聊天、幫著劈柴,并時不時地自掏腰包為老人買一些生活必需品。李奶奶年紀大、眼睛花,她把魏昊天當成了在外地從事警察工作的孫子。魏昊天也不說破,一直扮演著老人孫子的角色。魏昊天還與孤寡老人、殘疾人結成幫扶對子,已累計捐助物品300余件。
“我不僅要確保轄區的平安,更要和村民一起建設幸福富裕家園。”魏昊天說。大洞村盛產優質大米,前幾年卻滯銷難賣,魏昊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動與村委會研究打造本地糧食品牌。從選址到建廠、從買機器到安裝,他都全程參與。僅用一年時間,村里的“源豐農特產品有限公司”便掛牌成立,這也是大洞村歷史上的第一家企業。為打開村里生產的“圣源池”大米銷路,他在四處聯系戰友的同時,推動大米進駐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使大米賣到了浙江、云南等南方省份。現在,稻米生產已成為大洞村發展經濟、群眾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每年為大洞村創收20余萬元。
“我要努力為百姓做好事、做實事,不斷拓展人生意義的厚度。”魏昊天堅定地說。
如同一棵樹,他把根深深地扎進長白山麓;如同一滴水,他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圖們江。一心為民、揮灑青春,他以新時代移民管理警察的奉獻與擔當,贏得了群眾的口碑。魏昊天先后榮獲“全州優秀基層民警”“延邊好人”“吉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十佳民警”“吉林好人”“中國好人”等稱號,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獎6次。日前,魏昊天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第二批吉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個人”稱號。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