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在延吉市北山街道成為全民行動 21載薪火相傳 “3·5”變成“365”
今年3月5日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當天,延吉市北山街道雷鋒班15支志愿服務分隊的500余名志愿者深入12個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21年來,延吉市北山街道雷鋒班已由最初的10人發展到現在的1萬余人,累計捐款捐物500余萬元、獻血7.5萬毫升、做好事4.5萬余件,學雷鋒、行善事、做好人在北山街道已蔚然成風。
為發動更多力量幫助關愛孤兒、特困學生和失足青少年,2004年,北山街道組建了由街道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王曉萍和轄區9名社區老年協會會長組成的“雷鋒班”。從此,雷鋒精神在北山街道以“一人帶一人、一棒接一棒”的形式接力傳承。
2007年,傷殘軍人、離休干部韓武吉加入“雷鋒班”后,得知轄區孤寡失明老人金鳳淑居無定所時,從自己積攢多年的撫恤金中拿出5.5萬元為其購買了房屋,解決了她的居住難題。2014年,韓武吉去世,家屬根據其生前意愿無償捐獻了遺體。受其幫助的金鳳淑為傳遞這份溫暖,用微薄的退休金先后資助了30多名貧困學生、累計捐款12萬多元,并在汶川地震時變賣戒指向災區捐款。2021年,金鳳淑去世后,遺體按其遺愿被捐獻,她用生命中的最后一份力量延續了人間大愛。在王曉萍、韓武吉、金鳳淑等老一輩志愿者無私精神的感召下,志愿者李成福先后資助8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為近百名老人出資治病、購置棉衣,累計捐款捐物10萬多元。
如今,“中國好人”、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黨委書記王淑清接過了“雷鋒班”的“接力棒”,成為新一代“掌門人”。近年來,王淑清共為轄區23名重點留守兒童找到了“代理爸爸”“代理媽媽”,先后動員轄區內125家藥店、理發店、干洗店、超市等商戶為空巢老人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為“一老一小”撐起了“幸福傘”。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雷鋒班”1萬多名志愿者積極投身理論宣講、環境整治、關愛幫扶等各領域,先后涌現出一大批“延邊好人”“吉林好人”“中國好人”等先進人物和“好鄰居”“好婆婆”“好兒媳”等各類模范。北山街道“雷鋒班”先后被授予“吉林省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十大標兵”“全國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等榮譽。北山街道被評為“全國志愿服務示范街道”。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