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釣新體驗 寒冬臘月的漁獲之樂
延邊的冬天,是歡樂而靈動的!人們在這廣闊天地中玩冰戲雪,盡情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在這“動中取靜”的,是坐在冰面上的釣魚人,那份“獨釣寒江雪”的悠然自得常羨煞旁人。
臨近新春佳節(jié),帶著年年有余的期盼,延吉市周邊各個垂釣園迎來了大量顧客。1月14日,記者走近冰釣的人群,了解這個老少皆宜的冰上休閑活動,近兩年又有了哪些新玩法。
像探寶一樣 讓南方小伙伴心馳神往
馬永偉是一位有著20多年經(jīng)驗的冰釣愛好者,延吉市周邊的數(shù)十個垂釣園他都經(jīng)常光顧。14日早8點,迎著朝陽,他趕到了位于龍井市老頭溝鎮(zhèn)銅佛村的一處垂釣園。零下17℃的氣溫下,他拿起鉆冰機麻利地鉆向冰面,霎時間冰花飛濺,80厘米厚的冰層瞬間被鉆出兩個洞。鋪好防水防潮墊,撐開帳篷,馬永偉一頭扎進去,架好魚竿、支好手機、打開取暖爐,只一會兒,帳篷外仍寒風(fēng)呼嘯,帳篷里已溫暖如春,準備就緒。
打開手機,馬永偉開始了在短視頻平臺里的直播。有著3000多名粉絲的他,一開播就吸引了上百名粉絲圍觀。直播的風(fēng),最近幾年也刮到了冰釣圈里。南方的粉絲對冰釣心馳神往,不時在直播間里詢問“帳篷里冷不冷、水有多深、冰有多厚”,本地的粉絲則關(guān)心“這個垂釣園里能釣到什么魚、魚多不多、肥不肥”。馬永偉就這樣一邊聊著,一邊關(guān)注著浮漂,隔幾分鐘就會釣上來一條魚,一上午,他釣了40多斤。全程有粉絲陪著,松弛且快樂。遠處不時傳來冰面炸裂的“砰砰”聲,他介紹:“這是因為溫差,越響越安全,越凍越結(jié)實。”在他的直播間里,粉絲們總能學(xué)到有關(guān)東北冰雪的“冷”知識。
馬永偉冰釣過最大的魚有將近30斤,鯉魚、鯽魚、虹鱒……品種不計其數(shù),每次都像探寶一樣!在各種大小賽事中他頻頻獲獎,他經(jīng)營的釣具店里,貨架最上方擺滿了證書和獎杯。把愛好做成事業(yè),在延吉市的冰釣圈里較為常見。
冰上的樂趣 已經(jīng)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從默默冰釣到直播冰釣,近兩年的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延吉市的釣友們一直在引領(lǐng)冰釣的新潮流。從古老的冰穿子到手搖鉆冰器,再到電動鉆冰機;從酒精爐取暖、煮食物,到更安全的卡式爐;從魚嘴手動摘鉤,到用上摘魚器;從冰釣竿上的簡易小輪子,到換成放長線的滑釣輪;小帳篷升級成大蒙古包,站著、躺著、坐著,要多舒服有多舒服……冰釣的變化體現(xiàn)在每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寬闊的冰面上,大大小小的帳篷里,不時會冒出蒸騰的熱氣。這兩年,隨著延吉咖啡的爆火,人們常常在爐子上或煮或沖一杯熱咖啡,這些咖啡也經(jīng)常被帳篷主人用來待客。坐在“溫暖”的冰面上,喝上一杯來自“縣咖之王”的咖啡,就是這冬日里最愜意的時光。追趕潮流、享受生活的漁翁們,在整個冬天里創(chuàng)造著無限樂趣。
在延吉市大大小小的室內(nèi)冰釣場里,每到周末都會擠滿顧客。在位于新民橋南側(cè)的一家冰釣場,大包間里寬敞舒適,適合三五好友獨釣。塑料大棚里則并排坐滿了專心致志群釣的小朋友,家長們一致認同,“釣魚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經(jīng)營者林慧寶介紹,節(jié)假日平均每天有近百人前來冰釣,常常讓他忙得不可開交。
延吉被稱為冰釣愛好者的樂園,較為正式的、成規(guī)模的冰釣歷史起碼可以追溯到30年前。發(fā)燒友們平均每周會有四五天都在冰面上,感受冰釣給人帶來的不經(jīng)意的刺激和驚喜。喜歡冰釣的群體也在不斷壯大,有的帶著孩子去初體驗,有的帶著父母去享受,像馬永偉及其好友梁樹叢一樣,經(jīng)常帶著愛人冰釣的更是不在少數(shù)。他們將冰釣作為家庭聚會的一部分,讓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現(xiàn)場燉一鍋鮮美的魚湯,更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程丹丹/文 徐大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