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四色”教育??培根鑄魂樹人——敦化市教育系統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精品研學工作紀實
今年以來,敦化市教育系統以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活動為切入點,充分利用當地紅色、綠色、古色和特色資源,推出更具教育意義,更有趣味性、參與性和吸引力的研學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四色”教育,讓全市各民族青少年在“行走的思政課堂”中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情感。
紅色教育賦能培根鑄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深講透。依托敦化處理日本遺棄化學武器工作展覽館、陳翰章烈士陵園、寒蔥嶺戰跡地等紅色資源,重點圍繞楊靖宇、周保中、陳翰章等東北抗聯英雄事跡精心開發研學路線,使各民族師生在沉浸式、體驗式、感知式的研學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年初以來,共開展紅色研學活動40余次,參與師生3萬余人次。
綠色教育培育核心素養,讓各民族學生在實踐中做到真學真懂。依托敦化國家森林城優勢,積極利用好大石頭亞光湖國家濕地公園、敦化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等實踐基地,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課題精心策劃和實施勞動實踐、國防教育、傳統文化等主題研學活動,讓廣大中小學生在勞動、科技體驗、拓展訓練、春游秋游中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發展理念,養成熱愛科學、低碳環保、自覺勞動的生活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古色”教育賡續傳統文化,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將“思政課堂”延伸到敦化市歷史博物館、刀畫協會、張笑天文學館、石木軒文化園等場所,讓古色遺跡、刀畫作品、松花硯雕刻“會說話”,讓傳統民俗“活起來”,培育廣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特色教育促進全方位育人,推動新時代民族團結教育見行見效。堅持“一校一品”、立德樹人,各中小學校結合實際推出研學路線,帶領學生走進知名食品企業小萬莊體驗式工廠,感受家鄉科技、產業的巨大變化;走進中成朝鮮族生態村,在觀摩學習中進一步領略各民族共同發展、鞏固、統一的宏偉圖景;不斷完善翰章鄉學校紅色教育展館、大石頭鎮中心校雷鋒精神教育展館等6所文化展館建設,讓各民族學生在研中學、學中悟、悟中得,爭做新時代民族團結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孫思琪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邢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