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民生項目建設 提升百姓幸福感
近年來,琿春市始終將打造文明宜居環境、改善百姓健康醫療水平、優化教育惠民和提升就業服務質量等民生項目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推進,讓百姓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宜居生活改善百姓居住環境
近日,記者看到,在琿春市進修小區的健身器械前,幾位居民正在鍛煉。市住建局舊改辦科員李瑞明介紹,該小區共有5棟樓,最早一棟建于1982年,其他4棟建于1995年。由于年久失修,小區內基礎設施破損嚴重、墻面臟、電線電纜雜亂,存在環境差、管理無序、功能不完善等問題。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實施后,該小區通過鋪設瀝青路、透水磚,改造雨污水管網,有效解決了道路破損、車行道坑洼、塌陷較多、道路積水等問題;通過對燃氣、給水、供熱管線改造,改善了居民用水、用氣、取暖等問題;增加了健身器材、石桌石凳,重新種植了綠植、景觀樹,改善了居住環境;通過對樓體屋面、墻面的改造,改善了屋面滲漏水問題。
在琿春市板石鎮柳亭村,村民樸明錫告訴記者:“我們村馬上就要實現24小時供水了。”之前,該村因為沒有水源地和供水管網老化等原因,存在斷水、停水的問題,為百姓的生活帶來了不便。
了解情況后,市水利局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同監管,因地制宜推進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該局農水科科長王曉說:“我們已將板石鎮柳亭村、湖龍村、孟嶺村三處水源合并,新建了一處深機井,保障附近村屯的供水量;新建了管理房,配套了相應凈水設備,改造了柳亭村輸、配水管道,全面提升了水質。”
★優化教育惠民為琿春注入新活力
10月22日,在琿春市第八小學校的校園里,學生們正利用課間時間開展各類戶外體育運動,開心地體驗著“活力操場”的樂趣。
近年來,琿春市以第一小學校、第一實驗小學校、第八小學校、第四中學和第五中學作為“活力操場”項目樣板校。第八小學校副校長付友表示:“今年,市里為我校投入35萬元建設資金,用于購置設施設備,支持學校開展冰雪特色項目、‘足籃排三大球’和多彩體育社團等活動,讓學生‘時時可玩、處處能玩、想玩就玩’。”
在琿春市第五幼兒園,記者看到,該園的主體建筑已經完成,3層的建筑樓體外墻被鮮艷的涂料粉刷成了多彩的顏色。
據介紹,該幼兒園用地面積8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908平方米,有教職工39人,計劃開設大中小共12個班,新增學位360個。市教育局副局長徐大冬介紹:“該項目已經完成了95%以上,目前,采購的各種設備大部分已經到位,準備安裝調試。校園操場硬化和圍擋建設工作完成后,預計明年暑期投入使用。該項目將改善全市幼兒園整體規模不足、布局不合理等問題,保障城南區域兒童就近入園。”
★提升服務質量保障創業就業
“今年以來,琿春市通過強化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征集推送就業崗位,為求職者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服務,進一步保障了創業就業。”市就業服務局副局長陳兵說。
市人社局通過按需設崗、動態系統和按期退出等方式,科學管理公益性崗位;通過落實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保障人員待遇,增加其家庭收入,發揮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防止返貧、改善民生的基礎性作用。2024年以來,該局通過多樣化方式投送崗位,幫助求職者實現就業。同時,積極創建各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帶動周邊人員就業。
為更好地服務求職者,該局通過線上信息登記收集、工作人員實地走訪、電話調查等方式,加強求職者信息采集;線下開展了以“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等招聘活動,線上以“96885吉人在線”、抖音直播和琿春就業創業公眾號為主,幫助有需要者創業就業。
★啟動牙齒窩溝封閉涂氟項目
“我們醫院是窩溝封閉、涂氟項目的定點醫療機構。為了降低全市兒童患齲率,提高兒童口腔健康水平,醫院口腔科今年4月啟動了適齡兒童六齡齒免費窩溝封閉、涂氟項目。”琿春市中醫醫院口腔科主任陳法艷介紹。
該醫院口腔科環境通透寬敞,現代化室內布局整潔溫馨。該科室引入了先進的數字診斷技術,現有醫護人員5名,配置了5臺口腔牙科綜合治療椅,設置了手術種植室1間,擁有多個國內外先進設備,可對多種牙科疾病實施全面的普查、檢查、診療及修復,并提供全方位口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該項目啟動后,在各校的配合下,醫院通過多種方式將口腔健康知識精準推送至目標兒童家長,派出醫務人員到學校進行篩查和治療,設立學生專場和綠色通道,提供優質的窩溝封閉服務。同時,醫院投入9000元購置了移動式口腔治療儀,進學校開展窩溝封閉項目。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肇家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