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游”古鎮 文旅新地標
到鄉村旅游能看到什么,玩些什么?
大眾印象總的答案無外乎看農田果園、吃農家飯蔬、體驗采摘樂趣等傳統涉“農”項目,即使近年來在延邊廣泛興起的山村咖啡、民宿住宿等形式,也未能脫離“現代農業農村”范疇,但琿春市的絲綢之路渤海古鎮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卻讓游客在鄉村里能夠盡享“古代大城市”風范。
近日,記者在該項目現場看到,氣勢恢宏的山水禮門在兩側漢闕臺的陪襯下巍然矗立;沿白色大理石丹陛兩側拾級而上,入目一組山水屏風,后靠黛瓦白墻大唐風樓閣,蜿蜒回轉的“護城河”環城而流;山水廊橋、鼓樓風韻、輕舟慢搖……琿春市英安鎮西郊村如今已變成了“原汁原味”的大唐渤海古鎮。
“這就是我們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鄉村振興發展方面要求的具體實踐。”據琿春市絲綢之路渤海古鎮游客服務部負責人尹蓉介紹,該項目計劃總投資4.8 億元,是琿春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標志性項目,也是琿春文化旅游的新地標。整體建筑設施,從唐風古建筑到渤海國文化浮雕墻,從尊崇古建風格的門樓配置到航運文化展示,完美呈現過往盛世文化的交融。通過廣場演藝、景觀雕塑、全息投影、水秀燈光等,全方位展現古渤海國繁榮景象。
從空中俯瞰已經頗具規模的絲綢之路渤海古鎮旅游基礎設施項目,一渠碧水環繞下的弧形古風建筑群,黛瓦飛檐、白墻紅柱、氣勢恢宏,千年歷史積淀與大唐盛世風韻噴薄而出;走進古鎮內部,橋廊相連、假山鶴立,草書墨跡的揮灑豪放和紙傘低垂的柔美婉約相容相依。整個古鎮,還未建成就已讓人向往。
目前,該項目主體建設進入尾聲,正在進行內部裝飾和外部綠化景觀布局,將于明年5月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包含博物館、景觀河道在內的集吃、購、娛、樂、住于一體的商業化綜合體,不僅讓外來游客對渤海文化有具體了解,而且可以做網紅打卡地,與防川旅游區結合,形成市區游玩古鎮、防川欣賞祖國大好山河的旅游新路線。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