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蛋”變成團結致富“金疙瘩”——記省和敦化市人大代表、敦化市全發蛋雞飼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敦化市傲農禽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秀云
20年間,她堅持努力,堅持夢想,從名不見經傳的養雞專業戶蛻變為自強不息的創業“女能手”,讓小小的雞蛋變成為團結致富的“金疙瘩”,帶動各族百姓過上好日子。她就是省和敦化市人大代表、敦化市全發蛋雞飼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敦化市傲農禽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秀云。
趙秀云曾在外務工多年,雖然身處繁華都市,但她魂牽夢繞的是家鄉的山水和親人。2006年,她拿出全部積蓄回鄉發展蛋雞養殖。
“創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由于早期經驗不足,又遭遇禽流感,趙秀云的養雞事業歷經挫折。雖然身邊的人都不看好她的事業,但趙秀云沒有輕言放棄。經一番打拼,趙秀云終于成了家禽養殖的行家里手,并于2010年成立了全發蛋雞合作社,2014年成立敦化市傲農有限公司。養雞場從最初的“夫妻店”,發展成為擁有10棟雞舍和1間年生產10萬噸飼料加工車間的標準化生態養殖小區,年產值超億元。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全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基地、吉林省百強示范社等。趙秀云也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吉林省三八紅旗手、延邊州十佳女杰、州特級勞模等稱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趙秀云深知如果養殖方式管理不當,出現產品質量不達標、違規生產的情況,可能會導致污染環境的嚴重后果。作為人大代表,她先后在人代會提交了《關于統籌規劃建立環保的現代養殖小區的建議》《關于在農村集體用地改為農業設施用地時增加復墾保障抵押方式的建議》等意見建議,并率先在合作社配套建設廢污收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在確保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的前提下,與蔬菜、糧食、人參等種植專業戶開展對接合作,將雞糞變廢為寶,制成有機肥,帶動周邊產業開展綠色無公害種植。目前,飼料廠已帶動周邊農戶種植玉米約3200公頃,有力推動了養殖業和種植業的良性循環,實現了新技術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合作互贏的良好發展格局。2021年,合作社投資4680萬元,在敦化市大石頭鎮民勝村新建成一座占地面積6.0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蛋雞產業園區,雞舍全部配備了全自動化設施,實現了喂料、撿蛋、清糞的全自動化。合作社堅持采用微生態、微生物等獨特工藝技術進行無抗養殖。2020年,合作社與長春科技學院共同開展“無抗養殖”試驗,目前“無抗養殖”已達到90%,成為全省無抗養殖基地。
“大伙兒都在一個地兒住著,咱也別管是哪個民族,中華民族一家親,大家都要團結起來,一起富起來,誰也別掉隊。”趙秀云說,一人富不算富,身邊的人全都富了才叫富。脫貧攻堅期間,她致力于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幫助大石頭鎮紅星村各族群眾脫貧致富。目前,趙秀云的全發蛋雞飼養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延吉、汪清、龍井、安圖以及敦化市周邊大石頭鎮、沙河沿鎮、賢儒鎮、紅石鄉27個村屯的112戶300多名群眾從事蛋雞飼養行業。合作社存欄蛋雞100萬羽,年產鮮蛋1.86萬噸,產品主供州內、吉林、蛟河等地近百家大型超市,蛋雞養殖量在全州名列前茅。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能幫助父老鄉親們致富,是我最大的心愿。”趙秀云不僅吸納村民在合作社長期務工,還為合作社社員墊付疫苗款,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并以“墊資+訂單”的方式,為困難養殖戶免費提供雞雛、飼料、獸藥和養殖技術,讓因缺少啟動資金而無法發展養殖產業的困難戶看到了希望。目前,已無償投入500萬元扶持養殖戶發展養殖產業,困難群眾年均增收1.9萬余元。
趙秀云的真心真情贏得了各族村民的信賴,大家遇到困難時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她。村民劉大姐家因病致貧,欠下20多萬元外債,趙秀云墊付了借款,又免費發放雞苗扶持她養雞。如今,劉大姐家不僅還清了債務,還新建了兩棟現代化雞舍,安裝了養殖設備,過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下崗職工張家夫婦,在趙秀云的鼓勵下加入合作社,養殖蛋雞4.5萬只,現在夫妻倆買了房買了車,過上了好日子,還榮獲了敦化市“最美文明家庭”稱號。在趙秀云的帶領下,合作社被當地評為“扶貧基地”“扶貧車間”。
“也許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我少做了幾單生意,但在村民的認可當中我卻體會到了新的人生價值。”趙秀云說,她將用實際行動做大做強企業、促進民族團結致富、助推鄉村振興。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