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中好代表 團結致富領路人——記和龍市福洞鎮人大代表、福洞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蓋同花
“大家對村里發展有什么好的建議,有沒有遇到困難,都可以跟我說……”鄉鎮人大是五級人大中的“神經末梢”,為及時掌握群眾所思所想,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龍市福洞鎮人大代表,福洞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蓋同花經常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給各族群眾講政策、謀發展、算細賬,讓各族群眾在鄉村發展上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共享改革成果,不斷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走深走實。
蓋同花自2003年擔任福洞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充分發揮黨支部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常態化開展“黨日+”特色主題活動和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促進各族村民交往交流交融。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蓋同花協同少數民族駐村第一書記在村里開展專題黨課,提升各族村民參與活動積極性。重點培養在村居住的年輕少數民族群眾,推薦他們擔任村民代表兼小組長,創造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
為做好產業項目,夯實民族團結進步之基,蓋同花結合福洞村林業資源豐富的特點,先后成立興民養殖、云海靈芝種植等合作社,構建了以黃牛、食用菌為主體的特色種養產業發展體系。在福洞村黨支部的引領下,各族農戶主動入社發展產業項目,推動合作社黃牛養殖規模達50頭、靈芝種植規模達6萬袋,村民們乘上了鄉村振興“致富快車”。她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在鎮黨委、政府和幫扶單位的支持下發展桑黃產業項目,推動建設大棚45棟,種植桑黃14.4萬袋;成立福桑種植合作社,帶動就業21人,讓種植戶從過去的年收入不足3000元增長到1.2萬元,推動集體經濟由2016年的5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50余萬元,進一步夯實了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實現了集體經濟增收、帶動農民致富的目標。
增進人民福祉,提升群眾幸福感。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蓋同花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全力打造福洞村社會治理網格體系,推行黨員設崗定責,動員全村黨員上下聯動,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熱心幫扶服務、“點亮微心愿”等方式,匯聚為民辦實事大能量,傳遞民生溫度。她堅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服務不缺位”的服務理念,為辦事群眾排憂解難,并聚焦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大力實施村莊清潔行動,2023年以來,福洞村累計清理村屯垃圾120噸、整治衛生亂象27處、新建柵欄1050米、種植花卉1400平方米、改造廁所10戶,全面提升了綜合保障服務效能,為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人大代表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蓋同花用自覺擔當回應各族群眾期盼,以致富為核心,凝結民族團結之果,推動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如今的福洞村,各族村民團結一心共赴美好生活,幸福之路越走越寬廣。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