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時評 | 始終遵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寶貴經驗的基礎上,明確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務必切實遵循和貫徹的重大原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始終遵循。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加強黨對改革的全面領導。必須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與全過程,從而擔當好新時代促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使命,切實完成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深刻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創造精神,匯集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自覺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為崇高理想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實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守正創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這就要求我們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中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守正創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緊跟時代步伐,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經驗新特點時指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對的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對改革頂層設計的要求更高,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
堅持系統觀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領域各方面,協同發力才能形成合力。唯有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才能做到實現重點突破與實現整體推進的辯證統一,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要堅持系統觀念的原則來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增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與協同性。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六個堅持”重大原則涉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人民立場、思想方法、制度主線、法治保障等,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深刻領會其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并自覺貫徹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領域、全過程,我們一定能確保改革開放事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