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象帽舞亮相吉林省非遺文藝晚會
6月8日,2024年吉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宣傳展示活動開幕式暨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晚會在吉林市人民大劇院舉行。由汪清縣文化館表演隊表演的中國朝鮮族象帽舞《豐收樂》亮相,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我州非遺項目的獨特藝術魅力。
此次活動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吉林市人民政府主辦,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晚會匯集了全省傳統舞蹈類、傳統音樂類非遺項目的精品力作,旨在踐行非遺當代創新與創造的保護傳承宗旨,推動區域間非遺項目的交流與融合,讓非遺“活”起來,彰顯傳統藝術的薪火相傳與勃勃生機。
文藝晚會現場,傳統舞蹈、傳統音樂、傳統戲曲等各類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帶來各具特色的非遺節目,呈現了一場絢麗多彩的非遺文化盛宴。舞臺上,由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及傳承者們組成的汪清縣文化館表演隊表演了經典原創作品《豐收樂》,再一次向省內外觀眾展示了這項傳統舞蹈類非遺項目的魅力和風采,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當音樂聲響起,演員們身背長鼓、首搖象帽、舞步翩躚、彩帶飛旋,博得觀眾們陣陣熱烈掌聲和喝彩聲。
據了解,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于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我國唯一入選該名錄的舞蹈類非遺項目。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房華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