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村依托黨建引領村民走上幸福路
近年來,圖們市月晴鎮水口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依托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特色產業,通過打造“優質、生態、綠色”的有機水稻品牌,走出了一條以“產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子。
水口村位于圖們市南部,村內群山環繞、水域豐盛,土壤肥沃、氣候宜人,賦予水稻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自2018年以來,水口村村委會堅持以“要想村民富起來,全靠黨員干部帶”的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本村的地域特色、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積極探索“黨支部+農場+農戶”的模式,采用“三年租賃法”吸收全體村民以土地入股。通過整合土地145公頃,向上爭取資金150萬元,村集體自籌資金40萬元,成立了水口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圖們市良田百世農林食品加工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有機水稻。2021年,為了促進村集體產業發展,申請并獲得了有機大米種植認證和加工認證,并注冊了“月晴水香”“月晴水口”品牌。合作社種植的“吉粳81”晚熟型水稻的成長期為145天,畝產1200斤,加工后的大米色澤油潤,口感香潤彈牙。
“我們村生產的大米口感好、品質優,遠近聞名。”水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崔京男說,合作社秉承安全健康、綠色生態的生產理念,選擇優質水稻品種,實施有機、綠色種植,統一購種、育秧、加工、銷售,產品遠銷省內外各大城市,受到各地消費者的青睞。
隨著水口村大米地標產品的迅猛發展,品牌效應不斷提升,水口村進一步壯大村集體資產,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協調發展,有效鞏固拓展了脫貧攻堅成果,激發了鄉村振興新動能,讓更多村民享受到“水口大米”品牌效應帶來的紅利。據崔京男介紹,合作社把每年純收益的30%按照股權比例分配給農戶,剩余70%作為合作社發展資金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積累資金。2023年,該村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60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1.78萬元。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水口村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的作用,持續開展結對幫扶工作。黨員干部主動與脫貧戶對接,全面落實包保責任聯系人制度,深入開展精準監測幫扶,做到風險有監測、幫扶有舉措,奮力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上臺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見實效。
“工作隊對水口村脫貧戶采取一對一幫扶的方式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該村駐村工作隊隊員李勛說,他們駐村期間,每個月至少入戶走訪一個輪次,閑暇時間還會通過電話詳細了解村民的生活情況,扎實開展動態監測,常態化排查“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狀況。
水口村還以農民文化節活動為契機,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推動傳統節日振興工程,開展文藝會演及廣場舞、老年人聯誼、體育運動等主題活動50余次,進一步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曾經的“空心村”如今早已是遠近聞名的鄉村振興“明星村”。近年來,水口村先后獲得“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省級生態村”“延邊州十佳魅力鄉村”等榮譽稱號。日前,該村又被省政府授予“鄉村振興先進集體”,村民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幸福的道路越走越寬。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張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