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連日來,安圖縣各單位組織黨員干部職工、志愿者持續開展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滿城“志愿紅” 處處見“雷鋒”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 威
3月5日是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本月是學雷鋒活動月。連日來,一支支志愿服務隊伍在安圖大地引領文明新風尚,一場場形式多樣的“學雷鋒”文明實踐活動在群眾心中春風化雨,點燃了滿城“志愿紅”。
“老爺子,您哪里不舒服?”“您血壓有點高,平時要低鹽飲食、生活規律,一定要堅持合理用藥啊!”……3月1日上午,安圖縣甕聲街道經山社區聯合安圖縣人民醫院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 健康義診心連心”主題活動,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當天,志愿者們早早等候在現場,一一為居民群眾做好信息登記,醫務人員耐心細致與每一位前來就診的居民進行測血壓、血糖等健康體檢,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病史、日常生活等情況,叮囑他們合理膳食、均衡營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解答居民群眾關于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診治及愈后疑難問題,并進行用藥咨詢指導、保健常識講解,將科學生活、健康保健、防病治病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群眾。
文明實踐,哪里有需要,“志愿紅”就出現在哪里。安圖縣中醫醫院針對社區一些患病或者行動不便人員“就醫難”情況,聯合長興街道興華社區開展“康復進家庭 為民解憂愁”上門義診活動。安圖縣中醫醫院康復醫學科的醫生們先后深入居民家中,詢問既往病史及治療、用藥等情況,針對每個人的病情進行答疑解惑,給予專業全面的康復評估和康復按摩等個性化的康復治療,讓居家臥床患者有了“醫”靠。
三月春風拂大地,“志愿紅”過處盡是潔凈美。近日,安圖縣教育局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對局機關周邊小區的環境進行了全面徹底的大掃除。活動中,黨員干部手持鉗子、垃圾袋等工具,分工協作、相互配合,共同清理地面垃圾、雜物、廢棄物。安圖縣政務數字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指引,開展“基層服務周”文明實踐活動,黨員干部下沉包保小區,通過向居民發放宣傳海報、在小區宣傳欄張貼海報、現場講解等方式,提升群眾對“四個與共”“五個認同”的思想認識,并對二龍山棧道兩側垃圾進行清理,助力改善市容市貌,優化城市宜居環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從開口處剪直線,留一指距離,剪掉半指寬度……”近日,安圖縣長興街道中心社區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巧手剪出民族情”趣味剪紙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豐富居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活動中,志愿者和居民們圍坐桌邊,一邊熱烈討論著剪紙的技巧,一邊親手實踐。不一會兒,一幅幅精美生動、風格迥異的剪紙作品便呈現在指尖,讓居民感受到了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
滿城“志愿紅”,溫暖三月天。安圖縣各部門、各社會志愿服務組織同頻共振,以文明之風塑造文明之城。
為傳承雷鋒精神,從小培養助人為樂、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學雷鋒日到來之際,圖們市幼兒園開展“學習雷鋒好榜樣”主題教育活動。老師們以兒歌朗誦的形式,講述雷鋒故事,培養孩子們從小做好事、樂于助人的優良品質。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延龍 攝
“老年雷鋒班”班長樸哲源:愿用余生做志愿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靜波
在延吉市建工街道延春社區,有一位耄耋之年的共產黨員,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多年來,他幫扶困難老人、資助貧困學生、關愛鄰里、服務轄區,默默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位老黨員就是延吉“老年雷鋒班”班長樸哲源。
今年80歲的樸哲源,是一名有著近60年黨齡的老黨員。樸哲源在工作崗位時就喜歡寫作,經常撰寫一些新聞稿件。退休后,他被多家媒體聘為特約記者、通訊員,經常深入街道、學校、農村等基層一線采訪。2009年,在一次采訪中,樸哲源結識了老年雷鋒班盲人班長金鳳淑。金鳳淑在年近古稀時創立了“老年雷鋒班”,用微薄的退休金資助他人十余年。汶川地震時,她將珍愛多年的婚戒變賣,向災區捐款……
樸哲源說,“雷鋒”一直是他的偶像,在學生時期還給自己起過“繼鋒”的筆名。他的父親曾是一名志愿軍戰士,因此,他對學雷鋒做“志愿者”特別執著。在得知金鳳淑的感人事跡后,樸哲源選擇加入“老年雷鋒班”。在照料金鳳淑生活的同時,他經常幫助金鳳淑組織策劃“雷鋒班”愛心活動。樸哲源說,自己就是“雷鋒奶奶”金鳳淑的盲杖和眼睛。
加入“老年雷鋒班”后,樸哲源跟隨金鳳淑的腳步,幫扶困難老人,資助貧困學生,開展各種慰問活動。2011年,他認識了一位家住延吉市小營鎮理化村5隊,生活十分困難,且患有嚴重心臟病的孤寡老人。此后,樸哲源經常幫助老人購買藥品,并定期為老人購買豆漿、面食等早點。春天,他幫老人買菜苗種菜,入冬時,幫老人釘塑料布,為煙筒安裝引風機,點點滴滴,令那位老人深受感動。
2013年,通過延春社區民族團結“親情結對”活動,8歲的小海濤成為樸哲源的“漢族孫子”。小海濤父母離異,從小跟隨爺爺生活,靠爺爺打零工維持生計。在資助小海濤的那些年,樸哲源不僅在經濟上給予資助,還在思想上關心小海濤,經常把他帶回家與自己的孫子一起學習和生活,讓小海濤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快樂地成長。如今,小海濤已考上了大學。
樸哲源在幫扶救助青少年過程中,經常宣講紅色故事,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讓青少年聽得懂、喜歡聽,他認真學習黨史和革命斗爭史,仔細了解革命斗爭的歷史背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事例向青少年講述。
類似的志愿服務,樸哲源做過的還有很多。有時遇到需要幫助的順手幫一把;采訪時,遇到募捐,他也一起捐款…… 2016年,受臺風“獅子山”影響,延邊州多地受災。樸哲源積極動員志愿者,在短時間募集了500多件衣物,親自送到受災較重的縣市,并參與當地救災工作。他還利用自己特約記者的身份,大力宣傳延邊的模范老人,弘揚雷鋒精神的典型做法,并將投稿所得,全部捐贈給困難群體。
在日常的生活中,樸哲源是街坊鄰里的榜樣。他主動承擔了清掃樓道的工作,冬季下雪,第一個下樓清雪開道;在延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時,主動參加社區義務勞動,宣傳、鋤草種花、撿拾垃圾、清理環境衛生……
接任“老年雷鋒班”班長后,樸哲源繼續發揚其優良傳統,致力于關愛弱勢群體,開展關心下一代成長、扶老助困等公益活動。可以說,哪兒有困難,哪兒有需要,樸哲源就出現在哪兒。
從一開始的普通志愿者成員到后來的“老年雷鋒班”班長,樸哲源一直在無私奉獻和付出,無論遭遇什么困難,志愿服務的腳步從未停下。他說,自己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能盡己所能做些“小事”,希望把溫暖送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志愿服務精神永遠延續下去。
推動志愿服務持續健康發展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玉敏
為大力傳承弘揚雷鋒精神,進一步推動“文明實踐我是行動者”主題活動走深走實,3月1日,延吉市召開全市志愿服務工作會,并為在2023年延邊州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上的獲獎項目頒獎。
近年來,延吉市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積極弘揚傳承雷鋒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焦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目標,在提高群眾素質、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綠美延吉”行動、“文明旅游 暢游延吉”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得到了各方一致好評,有7個志愿服務項目在延邊州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獲佳績,有力促進了志愿服務工作提質增效,推動形成了“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的發展態勢。
為持續推進志愿服務項目建設,延吉市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將以建設“五個延吉”為目標、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導向、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立足實際、常態長效開展志愿服務,始終做雷鋒精神和志愿服務精神的踐行者,始終做創建文明城市的排頭兵,始終做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引領員,進一步優化項目實施流程,做好項目資源管理,抓好項目品牌培育,堅持做好融合文章,將志愿服務項目融入中心工作、社會治理、文明創建、文旅發展、文化建設中。
無償獻血架橋梁 雷鋒精神世代傳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宏偉
3月2日,琿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琿春市雙擁辦)組織駐琿部隊開展無償獻血活動。部隊官兵用熱“血”架起愛心橋梁,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充分體現新時代軍民魚水情誼。
在獻血活動現場,官兵們在血站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排隊,依次完成登記填表、健康征詢、血液檢測、血液采集,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獻血過程中,血站工作人員還為官兵們普及了獻血相關知識,講解獻血后在訓練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血液可以再生,但生命不能重來,作為人民子弟兵,能為駐地人民奉獻愛心,我感到十分榮幸。”一名連續多年參與獻血的駐琿某部現役軍人表示,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的崇高行為,是對雷鋒精神的弘揚,今后和戰友們還要一如既往為駐地人民做好事、辦實事,把雷鋒精神傳遞下去。
一袋袋鮮紅的血液,流淌著子弟兵對第二故鄉人民群眾的真摯情感,展現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風采。據統計,此次,官兵們獻血總量2800毫升,保障臨床用血需求。
踐行雷鋒精神 弘揚時代新風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棟輝
心系雷鋒日,情暖三月天。3月3日,安圖縣松江鎮關工委以“學雷鋒·樹新風”為主題,組織青年志愿者和少年兒童開展了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為轄區獨居老人和困難殘疾人家庭送去關愛和溫暖。
活動中,志愿者們來到獨居老人和困難殘疾人家中,幫助他們整理和收拾房間,打掃衛生、整理雜物,使房間煥然一新。志愿者們還陪伴老人們聊天談心,給他們講述有趣的故事,讓老人們感受到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懷,現場氣氛溫馨融洽。除此之外,志愿者們還非常關心老人們的安全問題,仔細檢查了房屋的電器線路和煤氣管道,消除安全隱患,并積極向老人們宣傳、講解用電用氣安全事項,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通過此次活動,青年志愿者和少年兒童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雷鋒精神,傳遞了社會正能量,有效推動了新時代雷鋒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石榴花開 薪火相傳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連日來,龍井市梨園街道河西社區組織開展“石榴花開 薪火相傳”暨學雷鋒“文明實踐我是行動者”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廣大居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積極踐行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雷鋒。
為更好地踐行雷鋒精神,河西社區組織各族居民觀看了《什么是雷鋒精神》影片,給大家上了一堂內容豐富的思想品德課,讓居民感受到雷鋒積極熱情的工作精神,領會雷鋒精神的新時代內涵。大家被影片中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染,紛紛表示,將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牢固樹立“四個與共”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河西社區活動室里總會響起居民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的動人歌聲。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轄區各族居民同唱一首歌,重溫雷鋒精神,用歌聲訴說著新時代百姓對雷鋒同志的敬仰以及傳承雷鋒精神的信念與決心,并從歌聲中汲取奮進力量。
河西社區七彩虹志愿服務隊、龍井市第三中學青年志愿者、社工志愿者深入社區高齡老人、獨居老人和困難家庭中,幫助他們清潔衛生、整理雜物,與他們談心,了解老人的身心健康狀況,用實際行動彰顯并宣揚了新時代雷鋒精神,讓社區老人收獲滿滿幸福感。社區負責人表示,今后將持續開展學雷鋒活動,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志愿服務中,唱響民族團結進步主旋律,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