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土豆”占領大東北:如何在冰雪世界里焐熱彼此
吉林萬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區的霧凇與雪道 圖片來自中國吉林網
滑雪、泡溫泉、賞霧凇……這兩年,到東北尋找一場冬日限定的快樂,成為全國許多游客的出行首選。
從5000名工人用時15天建成長春冰雪新天地,到北大湖滑雪度假區為全國大學生提供免費滑雪票,再到“南方小土豆”勇闖各大景區登上熱搜……無不顯現著東北冰雪產業的蓬勃之勢。
在冰天雪地的東北旅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東北冰雪游為何會吸引眾多游客?全國多地進入冰雪旅游賽道,可以從東北獲得怎樣的經驗?近日,潮新聞記者跟隨由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政府新聞辦主辦的“國內知名政務媒體吉林探雪行”深入長白山等地實地探營,同時采訪冰雪旅游愛好者與冰雪專家等,探尋冰雪旅游熱潮背后的深意。
東北冰雪旅游持續升溫
到達東北的那一刻,空氣從江南的清冷、濕潤,變成了清冽、干爽。眼前,沃野千里,銀裝素裹,一幅與南方截然不同的風景鋪陳開來。
今年冬天,東北冰雪游實在是火。12月,家住上海的米小姐帶著全家北上。他們抵達吉林長白山機場后,走出航站樓就直接坐上了開往雪場酒店的免費大巴。到吉林滑雪,成為過去三年來她和家人連續每年一次的必備行程,平均每次出行花費在2萬元左右。
“滑雪這項運動迷人之處,一方面在于它的運動環境本身就是一道風景,在我常去的雪場,有幾條雪道可以直接遠眺長白主峰,風景絕美。另一方面,滑雪往往需要從初級道往高級道緩慢進階,過程中會能直接體會到膽量、體能、技巧的晉級,讓人很有成就感。”米小姐說。
吉林省位于北緯41度世界黃金滑雪帶,長白山與阿爾卑斯山、落基山脈齊名,是世界三大粉雪滑雪地之一。粉雪,是指雪狀如面粉,松軟干燥。對滑雪愛好者而言,粉雪就是吸引力的代名詞,在粉雪上滑過會有獨特的唰唰聲,如果摔倒疼痛感也會比在普通冰雪上輕。
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滑雪愛好者在雪道上練習。圖片來自中國吉林網
11月,吉林省新雪季拉開序幕,將持續到次年3月。憑借粉雪優勢,眾多雪友匯聚于此。
在吉林省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是亞洲最大單體滑雪場。采訪過程中,記者遇到了來自廣東的小徐,他是資深滑雪愛好者。此次和四個朋友相約一起來到北大湖,已經待了半個多月,幾乎每天馳騁在雪場上。
一位帶團出游的領隊還告訴記者,今年12月,她帶了一行30多人團隊到吉林省體驗冰雪游,提前兩個月預定北大湖滑雪度假區的一家酒店,房間已經很緊張。“如果臨近出發日期再定,這么多人的團根本訂不到房間。”
吉林各地的熱鬧景象,是東北各地“冰雪熱”的縮影。到東北看雪的“南方小土豆”火遍網絡,哈爾濱浴場被南方游客包場,到遼寧打卡美麗的冰瀑……今年來,全國掀起的東北“冰雪熱”持續升溫,越來越多普通人愛上雪上之旅。
長白山下露水河國際狩獵度假區內的漂流 記者 曾楊希 攝
“在東北,可以把冬天過得熱烈、飽滿。你看到的不是景,而是自然的神奇與偉大。”采訪時,游客李先生對記者說,東北的冰雪游體驗豐富多樣,除了滑雪,還可以看雪景、賞霧凇、泡溫泉、漂流、玩轉冰雪大世界,體會和南方截然不同的冬天。
今年冬天,“冰雪熱”到底有多“熱”?以擁有多家知名滑雪場的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為例,公開數據顯示,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吉林市接待國內游客2080.74萬人次,較2022年同比增長579.76%,較2019年同比增長28.97%。
談及冰雪旅游不斷升溫,冰雪旅游研究人員、中國旅游研究院博士后劉花香認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點燃了國人對冰雪的熱情。同時,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政策,激發了冰雪市場巨大的消費需求。另外,東北冰雪資源充沛,旅游產品供給豐富多樣,供需結合,讓東北冰雪旅游不斷升溫。
奏好冰雪經濟協奏曲
牛奶、紅酒、藥浴……數個溫泉池水汽氤氳,四周的建筑、樹木、地面都被白色的冰雪覆蓋,成為獨特的背景。不少游客身著泳衣浸泡池中,池中的身體暖意融融,發梢、眉毛、睫毛卻凝結著白色冰絲,有人拿出相機拍照留念。
這是記者在長白山下一家溫泉度假酒店看到的一幕。
一位在室外溫泉池區域從事引導工作的酒店人員告訴記者,今年11月以來,很多游客來體驗“冰火兩重天”,酒店經常爆滿。
為了抓住“冰雪熱”的機遇,在東北,從政府到民間,都鉚著一股勁要把“冷資源”盤成“熱產業”。
北大湖滑雪度假區雪場 記者 曾楊希 攝
今年,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投入運營雪道64條,總長度72公里,總面積240公頃,開放夜場雪道4條。“以前冬季經常會到國外滑雪,現在我們國內雪場建設好了起來,雪場有酒店、有溫泉、有餐飲店、有購物中心,配套很完善,在這里滑雪的感受不比國外差。” 在北大湖的滑雪場,滑雪愛好者張成告訴記者。
長春冰雪新天地資料圖 圖片來自中國吉林網
在長春冰雪大世界,今年全新推出的長達1260米的“空中雪漂流”項目深受游客歡迎。“坐上輪胎改造的座駕,疾馳‘漂流’而下,在冰天雪地中持續感受到輕微失重感,太刺激、太好玩了。”一位剛剛從漂流雪道上下來的游客對記者表示。
東北三省,地緣相連、資源相似、人文相近。吉林省憑借世界級粉雪優勢,將重點放在冰雪旅游上,今年以“長白山之冬”冰雪旅游季為主題,圍繞“冰雪+”創新推出了一批特色冰雪產品。
不僅如此,吉林省還定下發展萬億級大旅游產業的目標。今年10月,《吉林省旅游萬億級產業攻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發布,提出力爭5年內實現旅游萬億級產業目標。其中,吉林冰雪產業集群規模達到5000億元。
美麗的長白山天池 圖片來自吉林發布
在吉林省以北,黑龍江省早在今年10月底就開始陸續前往武漢、長沙、杭州等10座城市舉行冰雪旅游推介會。
同時,發展冰雪體育產業成了黑龍江構建現代冰雪經濟體系的重點之一,《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年)》提出,到2030年冰雪體育產業領跑全國,總產值達到100億元的發展目標。
對于東北最南端的遼寧省而言,雖然這里的冰雪季不夠長,但也打出了“暖雪暖冰”的招牌,同時,還將冰雪裝備制造作為打造冰雪經濟的重點培育產業。今年10月,遼寧還獲批將舉辦2028年第十五屆全國冬季運動會。
劉花香表示,從現階段而言,三省在冰雪上有不同的特征。比如,黑龍江省的觀賞性冰雪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悠久,重在觀賞。吉林省則擁有多家設施齊備的大型滑雪場,重在體驗性,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遼寧則具有制造優勢,有很好的冰雪裝備制造基礎。
放眼全國,東北、京津冀和新疆是全國冰雪經濟的“領頭羊”,憑借自然資源和基礎設施等優勢,東北卻是最資深的那只。有觀點認為,對東北而言,從區域發展角度,除了各美其美,還需考量冰雪旅游區域協調發展。
在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上,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東北地區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打造東北地區冰雪旅游帶,并要求黑吉遼和內蒙古共同建立東北地區旅游業發展專項工作機制。
劉花香認為,冰雪經濟迎來發契機之下,三省應該各展所長,應該同時考慮協同互動與差異化營銷,奏好冰雪經濟協奏曲。
讓“冰雪熱”持續釋放動能
歸耒民宿 采訪對象供圖
窗外是冰天雪地,屋里卻暖意融融,“客廳”的投影正放著一部電影,幾位住客窩在沙發上休息。
在吉林市永吉縣北大湖鎮,歸耒是一家有著13間房的民宿。“在這里,住客可以預約學習滑雪,有專門的免費班車往返雪場,也可以看雪煮茶、聚會休息。”民宿主理人常嘉琳表示。
常嘉琳來自長春市,她有個今年剛滿16歲的女兒,是滑雪運動員。過去,她常陪女兒到各地雪場訓練、比賽。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來到北大湖鎮,產生了創辦民宿的念頭,“既能多陪女兒訓練,也能為來附近滑雪的游客提供一個落腳處。” 常嘉琳說,2021年底民宿開起來后,深受年輕人歡迎,去年雪季開始至目前,營業額已超40萬元。
歸耒民宿內部 采訪對象供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東北而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冰雪為小鎮鋪出了一條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截至目前,北大湖鎮共發展起169家民宿,已經形成了集群效應。游客多了,周邊的商業也繁榮了起來,餐廳、咖啡館等城市業態都在小鎮涌現,帶動了當地居民增收。”北大湖鎮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段時間以來,東北三省面臨經濟發展動能不足等共性問題。發展冰雪經濟,成為時代給予東北振興的重要機遇之一。
2018年9月28日,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提出,要充分利用東北地區的獨特資源和優勢,推進寒地冰雪經濟加快發展。今年9月7日,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再次提出發展冰雪經濟。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圓滿舉行,點燃了全國大眾對于冰雪的熱情。吉林省甚至以“冬奧在北京·體驗在吉林”為主題,開展起各項活動。
面向未來,如何讓“冰雪熱”持續釋放動能,促進共同富裕建設,是東北需要考量的問題之一。劉花香認為,對東北而言,冰雪項目的開發,尤其是大型滑雪場需要一定的周期以及巨大成本,相關部門可以從提升基礎設施、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等方面著手,提供更多支持。
放眼全國,冰雪熱潮早已超越了地域界限。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自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以來,實現了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超3億人。在“南展西擴東進”冰雪發展戰略下,冰雪旅游的賽道上,不少省份緊跟步伐,發展冰雪經濟。
在西南,早在2022年底,四川省就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冰雪運動發展的實施意見》,“一盤棋”構建四川冰雪運動發展新格局。
浙江云上草原滑雪場資料圖 圖片來自安吉云上草原官方微信公眾號
在南方地區,公開數據顯示, 2022至2023年雪季,浙江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達168.99萬人次,同比增長17.77%,總產出達4.73億元,同比增長25.80%。浙江冰雪運動場所數量規模、參與運動人數等均位居南方省份前列。而目前,浙江共有24家冰雪運動場所、18家滑雪場。
“冰雪旅游可以作為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要打造精品冰雪旅游目的地,都需要從管理和服務兩方面著手。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政府、企業,還有從業個人應該形成合力,創新旅游產品業態,豐富優質旅游供給,同時提升服務質量,從而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地方共同富裕建設。”劉花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