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非遺之聲 傳承優秀文化
12月5日,延吉市建工街道長生社區內樂聲悠揚、歌聲陣陣,由延邊文化藝術研究中心舉辦的“非遺進社區——‘阿里郎’唱響長生社區”傳承教學活動在這里啟動,為社區聲樂愛好者送去高質量的公益培訓課。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國家級非遺項目“阿里郎”的保護傳承和推廣普及,促進中國朝鮮族傳統音樂藝術的繁榮發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感、參與感和獲得感。培訓為期1個月,特邀延邊廣播電視臺朝鮮語新聞綜合廣播音樂制片人、國家一級作曲吳美蘭,延邊大學藝術學院民族聲樂系主任、民族聲樂博士李洪官授課。培訓期間,長生社區的35位聲樂愛好者將在非遺傳承老師的指導下,系統學習“阿里郎”民謠的發音方法、演唱技巧以及《海洲阿里郎》等民謠曲目,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為推動非遺“活態”傳承,增強非遺宣傳的互動性和體驗性,營造非遺保護傳承良好社會氛圍,今年以來,延邊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積極調動社會資源力量,先后開展了“朝鮮族短簫音樂”走進延吉市光華小學、“朝鮮族服飾”傳承培訓、“阿里郎”走進丹山社區等豐富多彩的傳承教學活動,讓古老非遺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融入美好生活。截至目前,累計培訓學員300余人。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房華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