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主題 凝心聚力 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縣域扎根助力發展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通過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真切感受到偉大中國幾千年來,從“大一統”到“大交融”再到“大團結”中華民族歷史的形成,更加直觀了解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含義。
敦化是全省區域面積最大的縣級市,延邊州“西大門”,民族組成多元,民族文化濃郁,我們將認真落實、堅決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把握各民族團結奮斗、繁榮發展的主基調,鞏固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經濟穩步發展、民族和諧融洽、社會穩固安定,為延邊加快跨越趕超貢獻力量。
把握政治導向,緊扣主線不偏離。我們將全面準確認識新形勢下黨的民族工作的時代背景,牢牢把握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結合本次參觀學習所獲,結合正在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完整準確全面理解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會蘊含其中的政治智慧、豐富內涵、科學方法,緊緊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凡是有利于民族團結、鞏固發展的,堅決有力推進,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把握目標導向,加強團結不懈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民族理論作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鮮明主線和戰略任務。我們將深刻對照新內容新要求,高舉民族團結大旗,把抓好民族工作擺上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全市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推進。強化責任落實,把民族工作納入黨建和意識形態責任制,納入黨員干部政治考察、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確保抓出成效。重視民族工作干部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和各類人才,加強統戰、民宗等機構建設,確保民族工作高效運轉、取得實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積極開展民族政策宣傳教育,確保中央和省州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把握效果導向,推動發展見成效。發展是第一要務,是解決民族地區一切困難和問題的關鍵,對于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至關重要。我們將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始終與州委、州政府步調一致、狠抓落實,堅持用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建設,用新發展成果鞏固民族團結,聚焦建設綠色轉型創新發展示范區,加快高質量發展,持之以恒狠抓項目建設,多措并舉加快產業升級,尤其在打造全州“工業重鎮”上,我們將跳出敦化看全州、站在全局謀發展,聚焦“十大產業集群”和“一核心四板塊”產業基礎,統籌利用好市內州內各種利好資源,以“深度關聯”的思維拉長產業鏈條,加快“互聯網+”改造,提升企業自主創新力,改造傳統制造業,讓新興產業“無中生有”、傳統產業“推陳出新”。同時,加快全域旅游和精品城市融合發展,全方位推進鄉村振興,統籌抓好民生事業,著力打造實力更強、活力迸發、魅力宜居的“區域節點帶動型縣市”,在共建共享中讓各族群眾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
把握問題導向,守牢底線防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見微知著,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戰略思維,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領域的各種風險隱患”。我們將樹牢底線思維,進一步加強對民族領域風險隱患和矛盾糾紛的排查梳理、分析研判、應對處置,確保不發生重大風險。大力開展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引導各族群眾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形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社會風尚。堅持一視同仁、一斷于法,依法妥善處理涉民族因素的事件,保證各族群眾平等享有權利、平等履行義務,確保民族事務治理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敦化市委書記 劉巖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