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謀振興 感恩奮進譜新篇)吉林: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指出,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平時產得出、供得足,極端情況下頂得上、靠得住。吉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穩扛牢黨中央賦予我們的時代使命,加快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奮力推動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
金秋九月,產糧大縣梨樹縣的耕地上處處呈現一派豐收的景象。由于采取保護性耕作、精良免耕播種、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全縣玉米總體長勢良好。走進梨樹縣十家堡鎮雙瀅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田間地頭,連片的玉米郁郁蔥蔥。粗壯的秸稈上,玉米棒修長飽滿,長勢良好,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農業是“基本盤”,種糧是“壓艙石”,在公主嶺市范家屯鎮乾程農民專業合作社,4000多畝糧食作物同樣長勢喜人,合作社理事長王成告訴記者,隨著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的不斷深入,這幾年的糧食生產一直保持在穩產增產的狀態,從現在的長勢來看,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王成的合作社還投資700萬元,引進了一條鮮食玉米的生產線,年鮮食玉米在1000萬穗左右,帶動更多農民致富,走出了一條產業升級促振興的發展之路。
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大省,我省人均糧食占有量、商品率、調出量多年保持全國前列。糧食播種面積實現“十九連增”,連續兩年糧食產量超過800億斤,單產提高到糧食主產省第1位。吉林省還加大投入,加快把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同步擴大黑土地保護實施范圍,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建設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眼下,永吉縣九月豐家庭農場已經進入收獲的季節,一望無垠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早已壓彎枝頭,秋風吹拂,稻浪滾滾。
今年,九月豐家庭農場采用了水稻機械化有序拋秧和水稻無人機智能變量施肥,兩項新技術的應用,為糧食豐產豐收提供了科技支撐。
今年,吉林省深入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不斷挖掘糧食增產能力,全省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面積3283萬畝,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建成高標準農田4541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