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獨家 |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吉林省發布《2022年吉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新華網長春6月1日電(張建、黃維)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前夕,6月1日,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2年吉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張旗威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網對發布會進行網絡直播,瀏覽量達48.1萬。
2022年,吉林省高效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堅定實施生態強省戰略,深入打好藍天、碧水、黑土地、青山和草原濕地“五大保衛戰”,扎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持續抓好自然生態保護,加強生態環境監管執法,不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優良天數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吉林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93.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9個百分點,穩定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位列全國第9,同比上升3個位次。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實現“四年連降”,首次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指導值。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4%,優于國家考核目標要求。
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等5項污染物平均濃度均達到2015年以來最好水平。
全省監測的15個城市降水pH均值為6.56,呈中性,無酸雨城市。
水環境質量穩步提高
國考斷面首次實現劣V類清零
地表水111個國考斷面中,優良水質(Ⅰ~Ⅲ類)斷面占比81.8%,同比上升4.3個百分點,高于國家年度考核目標6.6個百分點,創“十四五”以來最好水平。IV類水質斷面占比14.5%,V類和劣V類斷面占比均為1.8%,劣V類水體比例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優于國家年度考核目標4.6個百分點,新凱河公主嶺市斷面歷史上首次消劣。除受自然本底值影響的白城市莫莫格和向海水庫(一)斷面外,國考斷面首次實現劣V類清零。
2022年,鴨綠江、圖們江水系水質為優,其中圖們江水系水質同比有所好轉,Ⅰ~Ⅲ類水質同比上升6.2個百分點。松花江水系、遼河水系水質良好,同比無明顯變化。綏芬河水系監測的2個斷面均為Ⅳ類,同比持平。
1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含延吉市)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保持穩定。
聲環境質量總體好轉
三項指標“較好”“好”“持續提高”
2022年,主要對全省9個地級及以上政府所在城市的區域噪聲、道路交通噪聲以及功能區噪聲進行監測及評價。全省區域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均值為54分貝(A),評價為“較好”。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均值為67.5分貝(A),評價為“好”,同比下降0.5分貝(A)。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達標率保持穩定,夜間達標率同比上升7.6個百分點,連續5年持續提高。
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
生態環境狀況連續19年保持良好
吉林省自然生態系統覆蓋比例較高,生態結構系統較為完整穩定,生態質量指數(EQI值)為67.32,同比增加0.22,優于全國平均水平,綜合評價為“二類”,生態環境狀況連續19年保持良好。
發布會現場。 新華網發
《美麗吉林規劃綱要》加緊編制中
今年,吉林省生態環境質量的總體目標是: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力爭保持在94%左右,PM2.5平均濃度力爭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左右,重污染天氣比例保持在0.8%以下;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確保達到78%以上,劣五類水體比例控制在1.8%以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穩定在95%以上,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確保達到100%。
為達到這一目標,吉林省將積極謀劃推進美麗吉林建設。美麗吉林建設是生態強省建設的升級版,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吉林省生態環境廳積極推動《美麗吉林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經省政府專題會議審定,確定了“綠色、安全、肥沃、優美、富饒、創新”的六大美麗取向,提出了“寒冷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建設樣板區”“全國黑土地保護核心與綠色農業示范區”“北方生態屏障關鍵區”“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典范區”的四大戰略定位,明確了“綠色引領”“安全筑底”“黑土強基”“環境增彩”“兩山推動”“制度賦能”的六大戰略路徑?!睹利惣忠巹澗V要》力爭在9月26日——第三個“吉林生態日”之前發布實施。
與此同時,吉林省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全力助推高質量發展。目前,已與11個地區、119個產業園區和132家重點企業完成現場對接,梳理形成“兩清單一臺賬”,針對支持西部清潔能源基地等重點區域發展和“千億斤糧食”等重大項目,研究破解了涉及重金屬總量指標豁免等10余類重點問題。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將不斷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對清單內的1437個重大項目和277個問題持續實施跟蹤服務,推動項目盡早落地。(海報設計: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