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秀民族文化 弘揚志愿服務精神
記者從汪清縣文廣旅局獲悉,由汪清縣文化館報送的《傳承優秀民族文化 弘揚志愿服務精神》項目,日前在吉林省2023文化館志愿服務典型項目評選中,榮獲“優秀志愿服務項目”。
近年來,汪清縣文化館始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宗旨,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積極打造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全力打通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改革發展成果。
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推動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的活態傳承和動態發展,汪清縣文化館定期開展傳承人大講堂、農樂舞文藝骨干培訓班等公益培訓活動,并組織文化志愿者深入校園、村屯、社區等地,通過“傳幫帶”的形式培養農樂舞后備人才,擴大農樂舞的推廣普及范圍。據了解,汪清縣文化館年均培訓學員5000余人次。積極舉辦農樂舞展演、汪清縣象帽舞大賽、朝鮮族民俗展演等活動,為基層農樂舞表演團隊和非遺傳承基地學員搭建交流展示平臺,以賽促學,提升其表演水平。成立汪清縣青少年文化自信研學基地志愿服務隊,常態化組織汪清縣中小學生參觀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展廳、觀看中國朝鮮族農樂舞活態展示,加深青少年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了解,感悟非遺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
與此同時,汪清縣文化館一直注重將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傾斜,組織志愿服務隊走進企業、學校、街道、社區、部隊、鄉鎮、村屯等地,把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送到百姓身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開展文藝演出700余場次,受益群眾達10余萬人次。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房華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