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社區居民生活有質感
鄰里和睦,社區和諧,共建文明“大家庭”。近年來,龍井市梨園街道河西社區始終把“文明社區”創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加強社區治理能力建設和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緊密結合,以“三個五”工程為抓手,譜出“全國文明單位”治理服務的新樂章。
工作中,河西社區以黨群服務站為陣地,持續開展鄰里學、鄰里議、鄰里幫、鄰里治、鄰里樂“五鄰工程”,點亮民主“睦鄰圈”。依托“睦鄰·微黨課”“睦鄰·微宣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通過打造“睦鄰·議事廳”“睦鄰·服務日”等微載體,采取民主協商等方式,及時協調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推動居民參與社區公共衛生管理、綠化管理、鄰里服務等。截至目前,社區開展幫助修理樓道燈、清理門前垃圾、上門送快遞等服務50余次,舉行“端午飄香 情暖鄰里”“寫春聯送祝?!钡然顒?0余次。
“五治工程”體系構建精細“治理圈”。河西社區按照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夯基、智治支撐的“五治”融合推進工作思路,設置了“民意接待廳”“書記會客室”,推進領導干部進網格解難題,并堅持每年舉辦法治講座和大型法治宣傳活動,開展健康義診、理論宣講、環境整治、全程代辦等志愿服務活動和“社區好人”“最美家庭”“道德楷模”等評選表彰活動。
河西社區黨總支書記張敏說:“社區正在積極探索‘網格黨支部+‘三長’人員+物業公司+業委會’的社區管家服務模式,并整合轄區部門、城管執法、社區民警等力量,整治樓道亂堆、私搭亂建、廣告亂飛、垃圾亂扔等不文明行為和現象。”同時,社區還以“海蘭江e站”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平臺為依托,組織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60次、圓夢“微心愿”35件、環境整治26次,有效形成治理合力,確保了轄區和諧穩定。
“歲數大了,手機用不明白啊,多虧社區志愿者上門幫我繳醫保?!倍嗄陙恚?2歲的崔明淑一直是社區志愿者上門服務的對象。張敏告訴記者,近年來,社區大力推行便民、育民、惠民、安民、樂民的“五民工程”,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其中,規范了“一站式”服務窗口,建成了集群眾來訪接待大廳、掃黃打非工作室、矛盾糾紛調解室、心理咨詢室等為一體的標準化社會綜合治理中心。同時,匯聚七彩虹志愿服務隊的力量,依托社區“愛心周末”“快樂周末”等服務載體,采取上門服務、日常服務、集中服務等形式,開展“聚焦一老一小 會就新時代藍圖”“愛心結對 溫暖人心”等活動90次。此外,還挖掘培養了3個社區文化活動團隊,組織編排豐富多彩的文化節目20個,并開展親子游藝、趣味運動會、象棋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10余場次。
社區治理更文明,居民生活有質感。下一步,河西社區將多措并舉,強力推進文明素質、城鄉建設、社會秩序、社會事業、公共服務等服務,精準發力,不斷提升“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層次和水平。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許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