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開啟“云”模式 暢通司法為民渠道
2022年,龍井市人民法院以互聯網為媒,積極推進網上立案、網上調解、網上開庭、網上執行、網上普法等“互聯網+”工作模式,有效應對審判執行工作面臨的新挑戰、新要求,積極落實司法便民、司法惠民各項措施,推動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深度應用,保障人民群眾的訴訟權利與合法權益。
讓數據多走路,讓群眾少跑腿。工作中,該院積極推廣線上立案、繳費等工作,依托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吉林電子法院、12368訴訟服務平臺、吉林移動微法院等在線平臺,實現訴訟服務“一鍵辦”“指尖辦”。全年網上立案率達91.36%,為困難群眾減、免、緩交訴訟費共計1.68萬元。開展“云庭審”,打破空間距離。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充分利用微信視頻連線、移動微法院、云法庭,建立8個融合性法庭,全年網上遠程開庭審結案件134件。深挖大數據服務司法審判潛能,打破傳統案件辦理模式,解決因客觀情況當事人無法及時參加訴訟的問題,讓當事人能夠不受時間、地點等因素影響及時有效地行使自身合法權利,實現線上線下無差別庭審,進一步暢通司法為民渠道。
此外,該院還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為當事人提供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的訴訟服務,減輕群眾訴累,高效妥善化解各類跨省、跨國矛盾糾紛。一年來,利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累計調解案件866件,訴前調解成功率達到98.3%。
“我們還不斷創新執行工作方式方法,在全州法院中率先拓寬查人找物渠道,利用大數據智能識別技術快速鎖定被執行人,掌握其最新動態。”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線上“云”評估,法官“云”普法,打造“智慧司法警務”……該院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捷,讓公平正義始終“在線”,讓當事人充分感受到“掌上訴訟”的便利。下一步,該院將積極探索更多“云”模式,傾力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訴訟體驗感,彰顯司法創新帶來的訴訟便利,切實將司法為民、便民、利民落到實處。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許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