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門衛士為候鳥鋪就平安路
深秋時節,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琿春敬信濕地生機勃發,大雁振翅盤旋,白鷺輕盈掠水。作為西伯利亞候鳥南遷進入中國的“第一站”,敬信濕地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五星級休憩站”,為遠方來客提供安全的棲息補給空間。5年來,圈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移民管理警察不斷延伸職責邊界,以“警民聯動、巡護結合、宣傳先行”的精準模式,為候鳥打造出安全無憂的遷徙通道,用堅守與行動守護著這片生態福地的生機與活力。
敬信濕地不僅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補給點,更是邊境生態防護的關鍵區域。自5年前啟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以來,圈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便將這份責任深度融入日常工作。每年春秋兩季是候鳥遷徙關鍵期,專項防護行動如期展開,形成常態化保護機制。
“既要筑牢非法越界的‘安全防線’,也要守住候鳥不受傷害的‘生態防線’。”巡邏民警馮麟祥的話語,道出了移民管理警察的堅守。5年來,從最初的基礎巡護到如今的立體防控,從單一清理到警民聯動,保護模式持續升級,但守護候鳥的初心始終未變。
今年10月中旬,隨著候鳥陸續飛抵,圈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再度升級防控舉措,將邊境巡邏與候鳥保護有機融合,抽調精干警力組建“護鳥巡邏隊”,沿濕地周邊邊境線、口岸連接線開展不定時巡護,重點排查非法獵捕工具,勸阻違規進入濕地的人員車輛,細致清理游客遺留的垃圾雜物,全力營造安全潔凈的棲息環境。
針對龍山湖、稻田濕地等候鳥集中區域,民警們在實踐中創新形成“徒步巡查+無人機航拍”的立體巡護模式,每周至少開展3次全覆蓋排查。5年來,累計清理破舊漁網、塑料垃圾等隱患物品超百件,勸離違規靠近候鳥棲息地的攝影愛好者、游客近百人次,僅今年就清理隱患物品20余件、勸離違規人員12人次,有效規避人為干擾,讓候鳥安心停歇補給。
“敬信濕地的生態好不好,候鳥最有發言權。作為移民管理警察,我們既要守好邊境線的‘安全關’,更要護好生態環境的‘綠色關’。”圈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相關負責人表示。5年來,圈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始終將邊境生態保護納入日常工作重點,民警們帶頭深入濕地清理垃圾、宣傳候鳥保護知識,以“國門衛士”的實際行動踐行邊境生態保護責任與擔當。
如今的敬信濕地,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正徐徐展開:稻田上大雁列陣盤旋,湖面上白鷺翩翩起舞,移民管理警察的身影穿梭其間,與村民、候鳥相映成景。這道獨特的生態風景線,是圈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移民管理警察筑起的平安屏障,讓候鳥在這片邊境濕地感受到不變的溫暖與安心,也彰顯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邊境地區的生動實踐。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