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王一琳獎牌背后的故事,武術教練薛垂立堅守基層近30年——辛勤耕耘培育延邊武術新苗
“王一琳獲獎了!十五運會上,她代表咱吉林省獲得武術團體項目亞軍,摘得一枚銀牌。”當王一琳的爸爸把這一好消息通過手機微信告訴薛垂立時,這位被家長和孩子親切地稱為“園丁”武術教練的臉上展露出幸福和自豪的笑容。
“我祝愿王一琳越來越好!”
薛垂立是王一琳的武術啟蒙老師。
那是2010年,7歲的王一琳在爸爸王恩峰的鼓勵下,走進薛垂立執教的武術培訓班。從此,她與武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薛垂立看到王一琳腿長身直,是個學武術的好苗子,就常常給她加課,一招一式嚴格把關。“小一琳不僅底子好,還是個認真刻苦的孩子。為了把一個動作學到位,她會在培訓班里練上一整天。”雖然已是15年前的事兒,但薛垂立記憶猶新。
記得有一次,小一琳因為對自己的訓練不滿意,一個人悄悄坐在角落里流眼淚。薛垂立走到她身旁,打出一套長拳,故意賣出一個破綻,小一琳看到教練的滑稽動作,一下子破涕為笑,跟著教練認真地學起來。
在薛垂立的鼓勵和教導下,小一琳進步很大。不知不覺3年過去了,小一琳在同期參加學習班的同學中間脫穎而出,被選送到吉林省體育運動學校學習。2016年,王一琳進入上海體育大學學習,師從紀欣華教練。她的武術夢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國內外武術大賽上屢屢獲獎。
去年9月,王一琳憑借“快、準、美”的劍法,以9.666的高分奪得第十屆亞洲武術錦標賽女子對練項目冠軍。同年11月,在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武術比賽中,王一琳憑借精湛的雙鉤技藝,以9.40分的優異成績奪得銀牌。今年7月,在首屆武術套路亞洲杯賽事中,王一琳以9.76分的全場最高分,奪得女子雙人對練金牌。
11月11日晚,在十五運會上拿到銀牌的王一琳來不及休息,立即奔赴海南參加央視傳統武術類綜藝節目“王中王”的排練。
在機場候機廳,王一琳在電話中表達了對薛垂立教練的感謝:“我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回延吉的家了。真想回延吉看看你們,看看當年的培訓班,我永遠都忘不了薛教練。”她還告訴記者,明年她的目標是進入上海體育大學研究生班學習,盡全力讓中國武術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我祝愿王一琳越來越好。”薛垂立激動地說。
辛勤耕耘培育花蕾綻放
今年57歲的薛垂立出生在武術世家,自幼喜愛武術,長拳、器械、太極拳等均學有所成。1996年他從家鄉武術之鄉沛縣來到延吉,開始了武術教練生涯。他創辦了延吉市廣源武術培訓班,后來發展成公司。他的主要培訓對象是幼兒大班及中小學生。
“近30年來,我培訓過的武術苗子超過1萬人了。”薛垂立說起孩子們成長的過程,滿眼深情。這些孩子幾乎都是從零起步,經過他手把手教,在武術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除了王一琳,還有許多孩子從薛垂立小小的培訓班走出,在武術界嶄露頭角。在延吉市廣源武術培訓有限公司的“榮譽墻”上,記者了解到:輸送的學員江根偉,多次在各類拳擊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現任上海市拳擊隊助理教練;輸送的學員龐佳琪,多次參加國家、省、州武術比賽,成績優異,如今是延吉市佳琪武館館長兼總教練……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蘊含著薛垂立的心血和汗水。
為了專心培育武術小苗,薛垂立甚至早早放棄了自己出去參賽的機會。他在延邊武術這塊園地里默默耕耘,只為讓更多的武術花蕾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我們也要努力為國增光!”
在薛垂立的培訓班,記者看到50多個孩子正在訓練。踢腿、壓腿、打坐,孩子們按照教練的要求練的有板有眼,王一琳的弟弟也在其中。
如今,薛垂立在培訓小苗子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結合“體教融合”規則和相關要求,把自己在實踐中總結的一整套訓練辦法,應用到實踐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前不久,薛垂立參加了在長春市舉辦的“2025年全國太極拳健身站點骨干教練員培訓班”,拿到了結業證。他還在培訓班展示了自己的太極拳法,受到授課專家的肯定。他的信心更足了。他說,要將當今最新的武術培訓成果運用到教學當中,讓更多孩子理解武術、愛上武術。
在培訓間歇,記者說起王一琳,培訓班的孩子都知道她獲了獎,并高聲說:“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長大后也像王一琳姐姐一樣,為家鄉增光,為國增光!”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