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充滿煙火氣的“冬儲大計”——喜看延吉市秋菜售賣點
從10月下旬開始,許多市民表達了對囤秋菜的期待,一場充滿煙火氣的“冬儲大計”,在延吉市街頭巷尾拉開序幕。
對東北人來說,囤秋菜是特有的入冬儀式。日前,記者在延吉市解放路迎春法制廣場北側的秋菜售賣點看到,大白菜葉綠幫白、菜心緊致,蘿卜、土豆堆得像小山似的,大蔥一捆捆碼放整齊……新鮮誘人,市民們仔細挑選心儀的秋菜,吆喝聲、討價聲不斷,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

一名攤主邊碼放白菜邊吆喝:“看看我家的大白菜,又新鮮又便宜啦……”旁邊的攤主剛給一位顧客稱完20斤大蔥,手不停歇地接過另一位大娘遞過來挑選好的一捆大蔥放到稱上。一位攤主說:“這幾天正是冬儲菜賣得最火的時候。”
記者了解到,今年秋菜的銷售品種仍以地產、應季的品種為主,主要包括大白菜、蘿卜、大蔥、土豆、地瓜等。
一位老人拍了拍剛買的兩大袋白菜,滿意地說:“家里的酸菜缸已經洗刷干凈,就等著新鮮又便宜的秋菜大量上市。今年先囤個百八十斤白菜腌酸菜,這可是冬天的‘硬菜’。”
前來選購秋菜的市民李先生手拿著采購清單,除了購買了白菜、蘿卜、土豆“老三樣”,還特意加上了芥菜。他說:“去年買的秋菜口感好,今年打算多買點做辣白菜和咸菜。已經了解過行情了,今年秋菜長勢好,價格也實惠,準備多囤點。”
記者了解到,過去每到秋菜集中上市,街頭巷尾的菜車隨處可見,煙火氣雖濃,但也給城市帶來了占道擁堵、垃圾成堆等問題。今年秋菜上市期間,就如何保障民生所需、留住煙火氣又維護好城市的整潔與秩序,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溫度與智慧。延吉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遵循“次要街路、居民小區、市場周圍”原則,于10月20日至11月20日期間,在延吉市區設置16處秋菜臨時經營點位,既保障市容整潔與交通通暢,又滿足居民日常購菜需求。延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白菜、土豆、大蔥、蘿卜等市民采購量最大的秋菜品種開展抽樣快速檢測,確保秋菜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全力維護秋菜市場秩序,確保秋菜供應“量足、價穩、質優”。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囤秋菜的以中老年人為“主力軍”。年輕人普遍認為,囤菜占地方、冬天吃不新鮮,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便是冬季也能隨時買到品種豐富、各式各樣的蔬菜,現買現吃就行。但也有年輕市民表示,傳承了幾代人的囤秋菜習俗如今儼然成為一種傳承和文化。
市民李女士表示,囤秋菜是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深刻記憶:“小時候買秋菜,要全家總動員,拉著大板車去,搞好全家一個冬季的蔬菜儲備。腌制秋菜時,要經過幾天的“日光浴”,再碼進黑釉大缸,一層菜一層鹽,最后壓上一大塊石頭。”
記者手記: 囤秋菜不只是儲存蔬菜,而是囤出有滋有味的日子;囤秋菜早已超越生存需要,而是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世代相傳的智慧。即便是在一切都可以即時獲取的時代,有人依然傳承傳統的生活。就像在電燈通明的時代依然過中秋——我們要的不是那盞燈,而是月光;不是那顆菜,而是共同經歷寒冬的信念。許多市民一邊用最現代的方式生活,一邊用最古老的方式囤秋菜,守護著關于溫暖的全部記憶。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 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