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圖縣永慶鄉以基建補短板,以產業強動能——讓鄉村既“住得舒服”更“過得富裕”
基礎設施是鄉村發展的“筋骨”,產業配套是鄉村振興的“血脈”。當前,安圖縣永慶鄉緊扣“項目為王”理念,以基礎設施項目“補短板、惠民生”,以產業配套項目“強特色、促增收”,通過“雙輪驅動”破解發展瓶頸、激活內生動力,讓鄉村既有“宜居顏值”,更有“發展實力”。
“以前農機進地繞遠路,現在路修到家門口、通到田埂上,日子越過越舒心!”永慶鄉朝陽村村民的感慨,正是永慶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民生答卷。今年以來,永慶鄉黨委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民生優先項”,聚焦群眾“運輸難、耕作慢”等痛點,統籌推進6個重點基建項目,涵蓋道路建設、美麗鄉村打造、農村設施升級等關鍵領域。
記者在永慶鄉勇進村2025年美麗鄉村“十百千萬”工程項目現場看到,60余名施工人員分工協作,4臺挖掘機、4臺自卸車同步作業,排水邊溝改建、墻體美化等工序高效推進,預計年底前可實現“道路干凈、庭院整潔、環境宜居”目標。
目前,朝陽村機耕道建設項目已完工,新建成的機耕道貫穿村內主要農田區域。全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還將同步完善村級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等配套設施,讓“便民服務圈”越畫越小,用“硬基建”托起群眾“軟幸福”。
如果說基礎設施是“鋪路石”,那產業配套就是“發動機”。在2025年永慶鄉梅花鹿旅游觀光園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項目二期工程現場,墻體修繕、門樘新建、道路硬化等升級工作有序推進——作為鄉域特色產業項目,該項目緊扣“特色+融合”做文章,推動“梅花鹿IP”從“單一養殖”向“文旅融合”轉型。
項目建成后,效益將實現“三重疊加”:一方面,推動梅花鹿特色旅游產業“提質”,吸引更多游客,完善當地文旅產業鏈條;另一方面,為村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助推農民變身“產業工人”;更為重要的是,有助于進一步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為優化鄉村整體風貌注入新動能,形成“產業帶鄉村、鄉村促產業”的良性循環,真正實現“一個配套項目激活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著眼長遠,永慶鄉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已提前啟動2026年項目謀劃工作,計劃實施8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7個項目聚焦村級道路硬化及邊溝整治,覆蓋5個行政村的通組路、入戶路;1個項目為護坡防災工程。這些項目精準對接群眾出行安全、生活便利和防災減災需求,將讓鄉村“骨架”更堅實。
從基礎設施“補短板”到產業配套“強動能”,永慶鄉以兩類項目為“雙翼”,既讓鄉村“住得舒服”,更讓群眾“過得富裕”。
實習記者 劉家赫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 威



